翻新时间:2023-08-05
《嫦娥奔月》-教学教案
教学要求:
1、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媒体设计:
课文录音、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什么节吗?(是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人们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学生齐读课题。
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布置课内预习。
(l)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拼读田字格里的9个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画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3)想一想:嫦娥是谁?她为什么要奔月?这个“奔”是什么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l)认读生字词。
奸诈 贪婪 宝剑 时值中秋 迫不及待
威逼 焦急 敬重 翻箱倒柜 洒满银辉
提示:“婪”是边音;“诈”、“值”是翘舌音。
(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嫦娥奔月:嫦娥,后羿的妻子,中国神话中的月中女神。奔,
奔向。
敬重:恭敬尊重。(文中指谁敬重谁?)
奸诈贪婪:奸诈,虚伪诡诈;贪婪,贪得无厌,不知满足。(文中指谁奸诈贪婪?)
接济:在物质上援助。
威逼:用威力强迫或进逼。(文中谁威逼谁干什么?)
时值中秋:“值”是遇到、碰上的意思。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周旋: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回旋,盘旋;②交际应酬,打交道;③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在本课中应选哪一种解释?(第③种)
三、理清课文脉络
1.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讨论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2.请大家想一想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就归纳为一段,试着给课文分段。
3.讨论交流后总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少年早识愁滋味
- 把学习当做快乐
- 情感的微妙
- 欣赏
- 生活,蜕变
- 憾山易,憾中华民族难
- 让世界记住这样一个民族
- 一路上,别忘了激情
- 永不言败
- 一句话的感动
- 磨难是伪装的幸福
- 锁
- 爬山
- 修补你的眼睛
- 夜语
- 浅析踝关节力量训练对竞技健美操的作用
- 浅析室内空间色彩的搭配设计
- 浅析消费文化下的电视音乐类节目定位
- 论日本文化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
- 浅谈中职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改革
- 郭本《古代汉语》文选《齐桓公伐楚》地理知识札记两则
- 如何构建特色化的舞蹈教学体系
- 数控实训改革与探索
- 论古代服饰中帔帛的来源与演变
- 论使用频率对语言结构的影响
- 数码钢琴教学中学生手指能力的训练
- 浅析新疆麦盖提农民画
- 秦腔流派问题思考
- 建筑意境的感知与创造
- 传媒领域中的音乐传播
-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 文学教育对人文思想的践行
- 回到原点: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化问题
- 从知识填充到智慧储能
- 当“异读”成为一种教学现象
- 盛新凤 《如梦令》课堂实录及我的点评
- 文言文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三种关系
- 走进文本深处──对《哈姆雷特》选修课教学的尝试
- 李吉林:情境作文有情有境导童稚
- 理想的语文课不应忽略的特质
- 用导学开辟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 小议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 认清作文指导的价值在哪儿
- 不要让“字如其人”在字典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