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2
语文教学的“台前”和“幕后”
当我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呼喊着“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的时候,蓦然回首却发现,我们的课堂并没有改进多少,我们的语文教学同样是徘徊不前。我们的课堂教学确实是存在问题,这一点我们都会承认。可是,有没有比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更严重的问题呢?可能我们并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经常外出学习,特别热衷于听著名语文教师的课,学个一招半式回来,尝试着用用,时间久了也感觉不到它有多大益处,接着也就归于平静,还是过自己原来的“生活”。魏书生、程翔、宁红彬、钱梦龙、翟晓宁、李镇西、洪镇涛、郑桂华……他们的语文课,可谓精彩纷呈,也曾让我们热血沸腾,但是结局都几乎是一种命运: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了。
忽然有一天,我开始怀疑“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这句话了。是不是当我们竭尽全力攻克“课堂”这个堡垒的时候,我们本身就出现了一个方向性的错误,起码我认为语文教学是如此。研究教材,研究课堂,一切围绕教材和课堂做文章,事实证明,我们这样做并没有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出困境。我们的学生依然对语文不感兴趣,我们的教师依然对语文没有热情。货真价实的人文学科,难以靠近科学,离人文也越来越远了。
我不敢说课堂教学不重要,我要说的是:课前与课后,对语文教学而言同样重要,我觉得是尤为重要。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出戏的正式演出,我觉得它的“台前”(课前)和“幕后”(课后)决定着这出戏的成败。
现在认真回想一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台前”和“幕后”都是做了些什么呢? “台前”预习课文,“幕后”习题训练,一般就是如此。总之,一切是紧紧围绕教材转,围绕课堂转,说白了就是围绕考试转。如此狭窄的语文教学空间,谁都明白,语文是学不好的。
语文教学离开教材不是不行,但离开大量的阅读和写作是万万不行的。我们语文教学的“台前”和“幕后”,恰恰是在课堂教学紧紧依靠教材的同时,也没有离开教材。一本教材成了我们师生教和学生命的全部,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错误。“台前”,广泛地读,大量地读;“幕后”,广泛地读,大量地读。甚至,课堂上也可以广泛地读,大量地读,而不必仅仅局限于教材。
说到这里,我要声明的是:我从来没有轻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想法,相反,我觉得语文课堂教学很重要。我所质疑的是:语文课堂教学本身的内容和形式有问题,它的“台前”和“幕后”问题更大。在我们还没有更大的能力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解决相对容易的它的“台前”和“幕后”问题,不失为明智之举,当然也是解决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之所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衣食住行看变化
- 孩子的心声
- 乘车记
- 老师的“恶作剧”
- 狐狸的朋友
- 外婆家的小鸡
- 回来吧,赛特凯达斯大瀑布
- 人生如水
- 我真舍不得您
- 放下罪恶的匕首
- 面对挫折
- 醒悟吧!人类
- 新年畅想
- 不想长大的我
- 奶奶要学“话”
- 文心雕龙初探(1)
- “赵氏小品”语言偏离现象分析(1)
- 文学性:现代内涵及其当代限度(1)
- 美国政府审计发展及其启示(1)
- 主观量问题初探 ──兼谈副词“就”、“才”、“都”
- 诵读·体验·入境·想象·替换——浅谈言语品味的方式(1)
- 当代汉语词汇研究之反思(1)
- 中国古代剑侠小说的发展及文化特质(1)
- 文艺与政治——一个应重新审视的话题(1)
- 语言美是心灵美的外化表现(1)
- 计算机技术方法在审计工作中应用的现状与发展(1)
- 关于信息系统审计的几点体会(1)
- 计算机审计法律问题研究(1)
- 美国最新反舞弊审计准则的产生背景、内容及其影响(1)
- 经济责任审计中必须加强效益审计(1)
- 倾听来自世界的声音
- 《你一定会听见的》词语解释
- 《你一定会听见的》写作特色
- 《你一定会听见的》学法导引
- 《你一定会听见的》课标解读
- 《你一定会听见的》课时训练
-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 《你一定会听见的》写作特点
- 《你一定会听见的》基础知识题
- 《你一定会听见的》课外语段阅读题
- 《你一定会听见的》问题探究
- 《你一定会听见的》词义辨析
- 《你一定会听见的》重难点突破
- 《你一定会听见的》生字注音
- 《你一定会听见的》典型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