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2
《爬山虎的脚》教学评析 教案教学设计
讲究教学方法 着眼发展创新
——《爬山虎的脚》教学评析
山西太原一小 赵毛女
《爬山虎的脚》这堂课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讲究教学方法,着眼发展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加强了课程意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一、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课堂教学形式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对理论和实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姚老师的这堂课,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主要体现在:
1、成功运用情境教学法。上课伊始,通过播放课件,紧抓儿童年龄特点,通过感官刺激,铺垫搭桥引路,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
2、把活动引进课堂。表演式教学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让学生画一画,演一演,给影片配音等活动,全面交流互动,达到了“以情煽情,有感而发”的教学效果。
3、把评价引进课堂。教师鼓励学生之间互评,小组之间赛评,加上老师的导评,使课堂教学一次次推上高潮。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高昂的学习兴趣,又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此外,还运用了“讨论法”、“比较法”等,让学生不断参与实践。多种形式的交叉、合理运用,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贯穿始终
课堂上,老师安排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议一议,画一画,如“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特点呢?”、“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呢?”“一脚一脚能换成别的词吗?”,对于这些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真正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老师还特别注意学生的参与形式,如画一画爬山虎的脚、给影片配音、演一演爬山虎是怎样爬的等等,让学生参与面更广,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参与的满足感、成就感,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教为学的思想,从而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这堂课,姚老师以小组学习为主的合作学习把个人学习、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点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生生互动,又在师生交流。在探究学习方面,老师设计了几个启迪思维、质量很高的问题让学生研讨,进而画画、配音、表演。这些问题,注意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让学生的个性特长有了发挥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课程意识得到明显加强。
过去,不少教师把课程仅仅理解为教科书,理解为教师教的材料。其实,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这姚老师通过安排情境创设,画一画、演一演、给影片配音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就是对课程的创新的开发,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了不少教科书上没有的东西。
除此之外,这堂课从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难点突破、多媒体的运用等方面都是做得较为合理和到位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因为缺陷而完美。”也就是说,姚教师这堂课也并非完全无可挑剔。假如给影片配音时多给些时间让学生边看影片边练习,这样效果会珧好一些;让学生画了爬山虎的脚之后,多让些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这堂课就更加完美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姚老师执教的《爬山虎的脚》是一堂成功的、优秀的、典型的阅读教学课。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我爱汉字
- 文明只差一步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我爱汉字2
- 有趣的汉字综合实践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父母的爱
- 文明只差一步
- 我爱汉字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有趣的汉字
- 文明只差一步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从动画电影看美国的文化特征
- 浅谈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的发展
- 开放的演播空间
-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 有关韩国影视的文化视点
- 从电影发展战略的观点谈电视电影
- 分级制能拯救内地电影吗
- 浅论电视台的新闻管理
- 达摩克利斯之剑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 关于恐怖电影的精神再分析
- 探析网络电影流行的传播学
- 双重他者:解构《落花》的中国想象
- 论我国电影发展与舞台艺术的关系
- 海明威影片的死亡主题
- 影片《左右》观后感
- 《四个太阳》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四个太阳》随堂练习:巩固篇
- 《四个太阳》教学重点
- 《四个太阳》重点字词梳理
- 《四个太阳》老师语录
- 《四个太阳》随堂练习:提高篇
- 《四个太阳》整体阅读感知
- 《四个太阳》重点语句探究
- 《四个太阳》教学难点
- 《四个太阳》教学目标
- 《四个太阳》训练素材
- 《小壁虎借尾巴》美文欣赏:蜗牛和乌龟比本领
- 《小壁虎借尾巴》美文欣赏:壁虎爱的故事
- 《四个太阳》写作指导
- 《四个太阳》重点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