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7
闫学《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课前谈话:
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
生:白雪茫茫 虎视眈眈……
师: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课件出示:清风徐徐 杨柳依依 明月皎皎 炊烟袅袅 流水淙淙 芳草萋萋 霞光灼灼 春雨绵绵
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
生:美丽的景物
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课文导入:
师:有一个故事千古传诵,流传至今,这就是大家手中的文章《伯牙绝弦》,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我们以往学的都是现代文,也就是白话文,今天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相信大家都能喜欢。
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大声地读课文。
师: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生1:读课文。 师评: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就读得这么好,把掌声送给她。谁还想读?
生 2:读课文。 师评:真好,我最喜欢她读的三个地方。第一个地方是“峨峨……”,第二个“必得之”第三个是“终身不复鼓”掌声送给她。一起再读课文,注意感受节奏。
生:一起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师:我们放慢节奏再读一遍。
生:再读课文。
师: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说说“伯牙绝弦“的意思。
生:伯牙再也不弹琴了。
师:真会读书。能够说出字表达的意思。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
生: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
生;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
师: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后交流。
生1:我读懂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伯牙很喜欢弹琴,钟子期很喜欢听。
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生:4次。
师: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
生1:啊! 生2:好啊!
师: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
生1:真棒啊! 生2:了不起! 生3:真厉害!……
师: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其他同学读懂了什么?
生1:我读懂了“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伯牙在鼓琴的时候,心理想着高山,琴声里就会出现高山……
师:这位同学理解的真好,我要忍不住对你说“善哉”。
生2:我觉得伯牙弹琴的技术高超,心中想什么,就弹出什么。
生3:我读懂了“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就是说,他们之间心息相通,是知音。
师:你们又从哪里看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生:伯牙善鼓,钟子期善听。
师: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听着伯牙的琴声,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怎么赞叹?
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我们的课外资料里也有介绍,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还会有哪些景色?
生1:还会有鸟语花香。生2:春天百花盛开。生3:冬天白雪皑皑。……
师: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再次出示词语读一读)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生答:“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生答:“善哉,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1][2]下一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走过
- 沉浸我心
- 青春与飞翔
- 用泪水去浇灌路
- 仰角45°的天空
- 浅谈侠义
- 畅想北京奥运
- 一笑而过
- 我和彩蝶一起飞舞
- 梦想
- 默守
- 美丽的断想
- 生命如此美丽
- 洞察
- 低调人生
- 浅谈中职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改革
- 建筑意境的感知与创造
- 数控实训改革与探索
- 浅析新疆麦盖提农民画
- 论古代服饰中帔帛的来源与演变
- 浅析室内空间色彩的搭配设计
- 数码钢琴教学中学生手指能力的训练
- 郭本《古代汉语》文选《齐桓公伐楚》地理知识札记两则
- 浅析踝关节力量训练对竞技健美操的作用
- 传媒领域中的音乐传播
- 论日本文化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
- 论使用频率对语言结构的影响
- 如何构建特色化的舞蹈教学体系
- 秦腔流派问题思考
- 浅析消费文化下的电视音乐类节目定位
-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五月的田野〉教学设计
- 余映潮作文评语30例
- 回归语文课堂的生命本原
- 《劝学》教学实录
- 做“问得巧”的智者 课堂才能有声有色
- 语文课程的文化视野
- 不再苦恼
- 闫学:语文就是人“道”
- 语文教学“失语”现象谈片
- 更新教学理念
- 画蛇添足和画龙点睛
- 切实走好语文教学的第一步
- 于漪:岂能食而不化
- “平淡”中的“启蒙”——观摩贾志敏老师执教的《月光启蒙》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