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2
想说、善言:阅读后的有效“输出”
《麋鹿》是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教材中一篇常识性课文。课文条理清晰,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真正读懂文本,是一直困扰常识性课文教学的难题。杭州临平一小的蒋军晶老师执教的《麋鹿》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善于引导,让人耳目一新。
曾有专家指出,指导学生学习作品,最大的成功就是读后要让孩子有一种想表达自己获得的愿望,那就是触发了学生的兴奋点。因为“读”是理解语言,是从外到内的吸收,是“信息的输入”;而“说”是运用语言,是由内到外的表达,是“信息的输出”。
蒋军晶老师这一课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借给孩子“拐杖”,激发学生“想说”,引导学生“善言”,在看似不经意间让学生把自己的获得的知识积极自主地表达了出来。
●激发学生“想说”,在依文辨析”中有效“输出”
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后,蒋军晶老师引导学生学习麋鹿的外形特点。
师:刚才同学们读课文后,大致了解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假如这个时候出现一头鹿,(多媒体出示一头鹿)你能判断是不是麋鹿吗?
生:画面上这头不是麋鹿,虽然它也叫“四不像”,但它真正的名字叫驯鹿。
师:那它为什么是驯鹿而不是麋鹿呢?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到课文中去寻找理由。找到一条,请你用笔,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一条,找到一条不要急着举手,可以找第二条、第三条,甚至更多。
(学生自己进行阅读,老师巡视指导,适时指导学生交流。)
生:……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随机板书:角、尾、蹄、毛色。)
教师在教学麋鹿的外形部分时,一般是让学生说说麋鹿外形每部分的特点,而学生只是把书上的句子读一读,至于是否真正理解并没有有效落实。蒋老师没有这样简单处理,而是借助形象化的驯鹿图来做比较,让学生根据文本中的有关词句进行判断,这样就使学生能够细心阅读文本,潜心领会文本。
这样的探究学习很形象,操作性强,深入浅出,容易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看法的愿望。很多时候,我们抱怨课堂上发言者寥寥,其实我们的学生并非不会说,而是没有触及他们心灵的东西,引发他们表达的欲望。蒋军晶老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有一个阅读发现、探究的过程,使读到的文本内容输入到学生的大脑,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辨析。从课堂情况看,学生的回答有不同理由,这是对驯鹿图细心观察的结果,也是对文本信息选择性提取的结果,更是比较中智慧发现的结果。
●引导学生“善言”,在层层深入中有效“输出”
在认识驯鹿后,蒋老师又以游客身份提问,课堂互动,探讨麋鹿生活习性。
师: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来判定是否是麋鹿。当看到真正的麋鹿,你也要像讲解员一样,把它的主要特点介绍给大家听。
(多媒体出示一头麋鹿,学生准备,教师下台指导。)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当讲解员,向大家讲解一下这麋鹿的外形特点。
生1:麋鹿的角尖指向后方,蹄子宽大,尾巴长,体重可达200公斤!
师:好的讲解员能抓住重点来讲,这位同学能当一级讲解员。现在的讲解员挺难当的,参观者会自由提问,只要你能自如地应对参观者的提问,那你就是高级讲解员了。来,谁想来试试?
师:导游,今天我来到麋鹿自然保护园很高兴,听说这麋鹿喜欢生活在湿地环境当中,麋鹿身上哪些特点让它适合在湿地环境中呢?
生2:麋鹿的尾巴像驴一样长,可以驱赶蚊苍,所以它适合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生3:因为麋鹿的脚似牛,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湿地的土比较软,比较容易陷进去,所以麋鹿容易跑过去或者跳过去。
师:想不想当特级讲解员?我一路参观过来,发现保护区里插了很多牌子。上面有很多字,可都是古文(媒体出示:海陵县多麋,千百为群,掘食草根,其处为泥,牡者有角,麋喜泽,冬至解角,麋似鹿而色青黑,大如小牛)。我不理解它的意思,你们能帮我翻译一下吗?来,小组之间可以自由讨论讨论,待会儿来讲解!这个讲解员,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了。
(学生自由讨论,师巡视指导。稍后,学生踊跃发言把自己理解的意思表达出来。)
教师在学生获得文本知识后,让学生活学活用,以游客提问互动的方式,探讨麋鹿生活习性。学生饶有兴趣,并且能有层次表达。先是能大致说出自己的所学(一般的“导游”),再是能针对别人的问题进行解答(“优秀导游”),最后不仅把古文读懂,还能用自己的语言告诉别人(“特级导游”)。这种层层深入,自然流露的“讲解”形式,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增强训练的趣味性,顺利实现了结合文本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训练目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幸福
- 苦中苦!人上人?
- 海棠依旧
- 给生命着色
- 心灵导航
- 漫漫人生路
- 品味
- 永恒
- 守护
- 心情也有颜色
- 平凡
- 品诗
- 学习需要自觉性
- 承诺,借口
- 我们的谷老师
- 尾牙百变女郎
- 微波加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 他们与栋梁一路同行
- 氨咖黄敏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出度测定
- Princess’s Garden
-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探讨
- 老年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跌倒的综合护理干预研究
- 徐娇:“娇”女初长成
- 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护理研究
- 时尚盛宴,星光在此停留
- Happy Valentine's Day 送她美丽
- 颅底脊索瘤影像特征及治疗进展
- GHappy Valentine's Day 送她年轻
- 当土豪遭遇时尚
- Vitapex糊剂用于乳牙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
-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教育
- 新课程呼唤教学评论家之崛起
-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两种模式(下)
- 书面阅读之惑
- 论语文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 谈语文教学中的成功教育
- 朱子读书法浅析
- 语文素质教育,路该这么走
- 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 〖李其龙〗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的改革
-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模块理论
- 校长发展重在形成教育智慧
- 肖川:多一点学法指导
- 屠岸:评郑敏对于诗歌格律的论析((《金黄的稻束》))
- 教育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