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8
如何读好文言句子的停顿
不少初中生不喜欢学文言文,重要原因是教法 单调,学习不得要领。事实上,语言学习是有规律的,学习语言要下苦功,要讲究积累。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反复朗读,自能领悟文章的旨意。现代社会当然不可能书读百遍,但朗读仍然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文言文的朗读与现代文一样要求读准字音、停顿,读出语气、感情。但又有一些特殊要求和基本方法。
读音
(一)破音异读,即改变字音来表示词性和词义的变化。如陈胜王中王读wàng,动词,为王.
(二)通假异读。如河曲智吏亡以应中亡读wú,同无;属予作文以记之中属读zhǔ,同嘱。
(三)古音异读,如可汗大点兵中可汗读 kèhán,又如浩浩汤汤,横无几涯中汤汤读 shāng shāng.
(四)文言虚词一般要轻读,而否定副词不,转折连词而等则需重读。
停顿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读好停顿。
我们在读文言文时,要结合课文注释,综合课文中已有的标点符号,基本弄清句意、文意,在此基础上细细体会一个长句中哪个词与哪个词该连在一起读,或不该连在一起读,才符合句意、文意。这样就能把握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
例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此句在文中之意是:医生喜欢给没有大病 (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朗读时应在不病后停顿即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而不能停在好治后。如果读成后者,其句意就成了医生喜欢治,没有大病(的人)作为(自己的)功劳,这样就不好理解了。
(二)了解文言文词语特点,读好停顿。
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在文言文里常常是两个单音节词,词义与现代汉语也有所不同。在文言文里,就要将两个单音节词分开来读,而不能错把它们当成一个词来读。
例如可以己大风«捕蛇者说»中可以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能愿动词可以,所以在朗读时应这样停顿可以己大风。同样《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也是可/以一战。
(三)借助语法知识,读出停顿。
在弄懂文言句意的基础上,可以用语法知识去分析句子的结构。先判断一下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在句中各充当什么成分,读出停顿。
1.主谓之间应稍加停顿。如:
(1)先帝/不以臣卑鄙付出师表»
(2)菩/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曹岁。论战» (3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2.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稍加停顿。如:
(1)恐/前后受其敌«狼»
(2)恐/托付不效付出师表»
(3)愿/隆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同上)
3.介宾短语后置的文言句式,朗读时,在其前面应稍加停顿。如:
(1)愿/隆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付出师表»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同上)
(3)叫嚣/乎东西,攘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4.提前的状语,在朗读时应在其后和主语之前稍加停顿。如:
(1)今/天下三分付 《出师表》
(3)向/哥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5.在转折连词前一般要稍加停顿。如: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2)人不知/而不恒«<论语〉六则»
(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殖«出师表»
(四)除此以外,还有些表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领起,朗读的时候,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如: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2)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3)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4)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事哉仪〈捕蛇者说〉
(5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二章》
(五)骈句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相邻两组耕句之间,骈句与散句之间,须作较长停顿,例如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墙倾/倚摧。
(六)五、七言诗和词曲的韵脚要读出长音,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句话的感动
- 夜语
- 憾山易,憾中华民族难
- 情感的微妙
- 生活,蜕变
- 让世界记住这样一个民族
- 少年早识愁滋味
- 磨难是伪装的幸福
- 欣赏
- 锁
- 把学习当做快乐
- 永不言败
- 一路上,别忘了激情
- 修补你的眼睛
- 爬山
- 数控实训改革与探索
- 浅析新疆麦盖提农民画
- 论日本文化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
- 建筑意境的感知与创造
- 如何构建特色化的舞蹈教学体系
- 论古代服饰中帔帛的来源与演变
- 浅析消费文化下的电视音乐类节目定位
- 郭本《古代汉语》文选《齐桓公伐楚》地理知识札记两则
- 浅析踝关节力量训练对竞技健美操的作用
- 秦腔流派问题思考
- 论使用频率对语言结构的影响
- 数码钢琴教学中学生手指能力的训练
- 浅谈中职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改革
- 浅析室内空间色彩的搭配设计
- 传媒领域中的音乐传播
- 李吉林:情境作文有情有境导童稚
- 文学教育对人文思想的践行
- 文言文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三种关系
- 盛新凤 《如梦令》课堂实录及我的点评
- 从知识填充到智慧储能
- 走进文本深处──对《哈姆雷特》选修课教学的尝试
- 不要让“字如其人”在字典里消失
- 认清作文指导的价值在哪儿
-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 理想的语文课不应忽略的特质
- 当“异读”成为一种教学现象
- 小议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 用导学开辟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 回到原点: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