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4
“朗读要求立体推进”的思考和实践
常见这样一种语文课堂:第一课时安排读书、写字,读书的要求是做到正确流利;第二课时安排讲解课文。据笔者观察,这样的课时安排,使学生在第一课时为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要求而反复朗读,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最终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丧失在初学阶段;而第二课时的讲解又是建立在反复朗读上(反复的朗读使学生对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成了对第一课时的简单重复,只是在程度上有所深入而已。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丧失,课时效率低下的现状。为此,笔者提出了“朗读要求立体推进”的观点,意在通过文本本身,激发并长久维持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高课时教学效率。
课程标准指出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由于汉语语法对时态的表述是模糊的,在没有做具体说明的情况下,极易误导读者按内容叙述的顺序做简单的割裂的线性理解,那就是朗读先要做到正确,然后流利,最后达到有感情。现在许多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就是这样线形操作,忽视了学生的初验情感,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丧失在初读阶段。新课程标准提出“课程标准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这也说明割裂的线性的理解是不恰当的。朗读要求的正确和流利是知识能力维度,有感情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朗读要求立体的推进正是新课标“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的精神体现。
“立体推进”策略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初读阶段的情感体验,在初读阶段调动学生情感以较快速度达到朗读的“正确流利”要求。另外,我们常见一些立足于文本外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比如“这篇课文老师读了三遍才读正确,那么小朋友们要读几遍才能正确呢”和“谁愿意来和他比一比”等等,还有诸如现代化声像设备及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这些方法未尝不可,但由于是外在于文本情境,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难较持久地保持;再说,由于经济水平的制约,课堂也不可能普遍地提供较先进的教学设备。“立体推进”策略的提出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立足于文本情境内部寻找激发学生读书欲望和兴趣的指导方法,试图唤醒孩子对情感体验的需求。由于这种感情因素是来自于文本内部的,所以也就能在一定范围内规范学生的思维方向(低段教学尤重规范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其注意力集中一点以图突破,也是符合心理学原理的)。它的操作手法也是简便易行的,无须先进的教学设备,只须将解读文本的成果有意识地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为此,笔者分别在镇江和无锡的两所农村小学以文本《云房子》为例进行了“朗读要求立体推进”的教学实践。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走在马路上,看到高高的房子,椭圆形的房子,还有红房子。你们肯定没有抬起头,往天上瞧一瞧,天上还有?
生:云房子。
师:是的,天上还有各种各样的云房子。
师:想去见一见吗?今天云房子飘到了我们这里,打开书,看一看。
师:老师给你们读两遍书的时间,你们觉得可以读好吗?
生:能。
此段实录中可见,教师发掘了文本内部情境“各种各样的云房子”所蕴涵的激发并维持学生阅读兴趣的因素,设计出“天上还有各种各样的云房子。想去见一见吗?今天云房子飘到了我们这里,打开书,看一看。”从而引导学生自发的读书愿望,并在此心理预期的影响下自然地全神贯注地去读正确,读流利。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立体推进”只是一个代号,一种抽象的概括,具有一定范围内的不确定性,并非就一定要与具体内容一一对应和联系,它只是框定一个理解的范围,提醒你还要关注具体的内涵。它是为了区别开对朗读要求人为割裂的线性的理解,不能对朗读各阶段的有所侧重做出鲜明的指示。“立体”也只是将原先线性的、扁平的结构变得丰满起来,富有层次感,并没有给人三个要求“并重推进”的理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生日
- 美丽的春天
- 画画
- 卷笔刀
- 我家有三条虫
- 放风筝
- 考试
- 幸运的五一
- 小青虫的梦
- 婆婆生病了
- 我的书包
- 保护小螃蟹
- 我肚子里有木马?
- 春天来了
- 我的妈妈
- ARM7在嵌入式应用中启动程序的实现
- 用VB实现对库文件的分割备份
- Magic DaVE 4A 数字特技切换台的功能及一些实用技巧1999
- 工程设计的网络应用方案探讨
-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 怎样从二进制流中恢复汉字信息
- 一种基于“陷门收缩”原理的公钥算法
- 动态网页制作技术JSP与ASP的比较
- 在ASP.NET中开发树状结构
- 探析大中型网络中硬件防火墙的作用
- 地方历史文献存取、检索的趋势以及遇到的问题
- 利用ASP实现网上数据库检索
- 感受Trinity
- 略谈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LIMS)及在企业的实现
- 采用服务器端嵌入式脚本语言PHP3进行Linux下的网站开发
- 《梦想的力量》重难点分析
- 《桥》教案设计之二
- 《桥》美文欣赏二
- 《梦想的力量》重点字词的意思
- 《梦想的力量》重点字词梳理
- 《桥》考点练兵(二)
- 《梦想的力量》写作背景
- 《梦想的力量》整体阅读感知
- 《桥》教案设计之一
- 《桥》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桥》美文欣赏一
- 《桥》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二
- 《桥》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桥》趣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