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从知识填充到智慧储能

从知识填充到智慧储能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17

从知识填充到智慧储能

语文作业,是语文能力现状的一种外显形式,其功能在于使教与学双方都能获得一个尝试、实践、反馈的机会。作业系统是指按照一定的目标有计划地设计出来的一套练习方案或题目,它包括课文的作业、单元的作业。作业设计涉及到对作业的类型、题型、数量等各方面的规定。它虽只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却对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作业的有效性及其价值则正是在设计作业时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特点例说

原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而有计划进行的语文训练,它是思维和操作的演练场。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语文能力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大纲到课程标准,语文作业演变轨迹十分明显。本文以不同版本教材中的同一作业—《雷雨》第二幕为例来进行说明。

表1 三种版本教材中的《雷雨》第二幕作业(略)

以上列表所示,三个版本作业的相同之处为:(1)内容上,紧扣话剧的基本艺术表现手段—人物语言,分析其基本特点—矛盾冲突,剖析其形象意义—性格和思想感情;(2)题型上,以分析、简答为主。

2004版教材与之前教材在作业设计上的相异之处为:作业设计注重情境性,作业要求讲究综合性,作业完成过程凸现合作性。作业作为教学子系统,努力地实践着《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就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但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忽略、轻视作业设计中诸多变化的倾向,这就不能不引发对语文作业效能、价值的质疑和非议。为此,察变,即高度重视新课程背景下语文作业演变的轨迹及其特点—作业设计注重情境性,作业要求讲究综合性,完成过程凸现合作性,就显得十分必要。

特点解析

所谓情境性设计,就是为达成作业目标提供的特定条件,通常为背景、场景、前提等。同为人物情感分析题,95人教版第三题只要求以周朴园和侍萍的语言为例,说明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04人教版第三题则为“课堂小辩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课外阅读《雷雨》全剧,并查找相关资料,为课堂辩论做好准备”;04苏教版为“问题探索”,设计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之情到底是真是假,一直有着争论。结合下列种种观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三者的区别,就是答题的情境具体鲜明与否:95人教版教材中作业的要求 只是作业的材料要求,04人教版则要求学生首先必须参与一个“场景”—辩论或争论,然后再来讨论“感情”的真假。如此设计,首先,在于激起学生答题的冲动,面对持之有故的观点,学生不可能不产生发表个人看法的欲望。“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就鼓动学生成为“一直有着争论”的问题的参与者。又因为作业形式是辩论或争论,也就不由你不产生“非得说(做)好”的好胜和愉悦的情绪;其次,确定了论述范围。较之孤立地提出“情感分析”,04人教和苏教版本教材的作业设计中论域更加清晰。它规范了回答的内容、要求,以避免文学鉴赏分析题漫无边际的“光散射”现象。尽管“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回答的题旨对象必须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奥赛罗”或“麦克白”。情境设计有着明确的规定性和鼓动性,因而更易激发或活跃练习者的思维情绪。

所谓作业要求讲究综合性,一是学科内容的复合化,即要求交叉融合多层面的学习资源来处理作业;二是语言表达形式多样化,即要求综合运用听说读写来完成作业。综合性要求的提出,就不只是为了知识的扩容、形式的变化,而是昭示着,语文作业的完成,其价值是要学生知晓语文学习的途径:搜寻、发掘、掌握、利用资料—母语学习的基本手段,筛选、比较、分析、概括、演绎—学好母语的基本方法。再则,语文作业的完成不止是对文本内容的复述,而且是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言语技能的综合运用,来充分显示或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水准。苏教04版和人教04版教材的作业都要求学生阅读全剧,利用课外资源来完成作业,以富有“表演”状态的方式来完成作业,这就更拓展了作业综合性的范围。

作业完成过程凸现合作性,就是作业的完成过程不只是个人行为,而且是集体共同创作的成果。言语活动思之于内则是心智活动,发之于外则是交际活动,合作完成作业就是构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两个04版教材在作业设计中都安排了许多讨论、辩论或表演等集体性作业,这并不仅仅是为了砥砺思维而设计情境,而是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社会生活交际的规范,使学生认识言语合作互助或交锋的重要性。同为朗读,人教95版教材的作业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人教04版教材的作业则要求学生表演,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个人的体验与领悟,后者则须在此基础上的共同参与、协调、配合—集体的合作和创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憾山易,憾中华民族难
少年早识愁滋味
一句话的感动
生活,蜕变
欣赏
让世界记住这样一个民族
夜语
把学习当做快乐
永不言败
情感的微妙
爬山
修补你的眼睛
一路上,别忘了激情
磨难是伪装的幸福
浅析踝关节力量训练对竞技健美操的作用
数码钢琴教学中学生手指能力的训练
论使用频率对语言结构的影响
秦腔流派问题思考
如何构建特色化的舞蹈教学体系
郭本《古代汉语》文选《齐桓公伐楚》地理知识札记两则
建筑意境的感知与创造
浅析室内空间色彩的搭配设计
数控实训改革与探索
浅析新疆麦盖提农民画
传媒领域中的音乐传播
论日本文化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
浅析消费文化下的电视音乐类节目定位
浅谈中职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改革
论古代服饰中帔帛的来源与演变
当“异读”成为一种教学现象
小议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认清作文指导的价值在哪儿
走进文本深处──对《哈姆雷特》选修课教学的尝试
李吉林:情境作文有情有境导童稚
用导学开辟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从知识填充到智慧储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三种关系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文言文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文学教育对人文思想的践行
盛新凤 《如梦令》课堂实录及我的点评
回到原点: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化问题
理想的语文课不应忽略的特质
不要让“字如其人”在字典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