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3
《冰花》教后记
冰花教后感
《冰花》一课是一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课,本课生动的描绘了冰花的千姿百态和晶亮洁白。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段写小童清晨醒来看见一朵朵冰花;第二段写小童告诉妈妈他看见了冰花以及冰花是什么样子的;第三段写妈妈回答小童这冰花是从哪来的。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想象力。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如何上好起步阶段的阅读课,我思索了好久。要体现新课标的思想,就必须打破以往语文教学的旧模式,彻底摒弃繁琐的分析,空洞的说教,代之以引导学生多读感悟。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要使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必须引导学生入其境,感其情。在教学“惊奇的喊”时,我是这样引导的:“小朋友们,当你突然见到一件你从没有见过的事物时,你会有什么表现,?你又是怎么做的?文中的小童是怎样表现的?请同学们学着小童喊一喊。”正如我国著名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所说的:必须紧密地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头脑中贮存的相关性模块,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和敲击妙语的“打火俄石”。正是通过结合学生实际来指导朗读,再加以联想柔嫩的小草、宽大的树叶、丰满的牡丹,使学生对本篇课文的理解朗读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体会到了冰花的美丽多姿。
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有儿童的特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必须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激励和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课文写的是北国特有的景致——冰花,对于生活在温室里的孩子们来说,已经很难见到了。在教学过程中,我展示了一些冰花的图大致的了解,并让学生在观察了冰花以后用“阿,真漂亮。它像( ),像( ),像( )。”的句式练习说话,积累词语,对学生的作文起步也有一定的帮助。
在本课的教学中,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我改进。在教学的每两个环节之间要用自然的语言过渡,对学生的发言要有回应,有评价。如在导入新课环节中,我问学生你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时,学生有的说春,有的说夏,有的说秋,有的说冬,我直接顺着冬引入新课,而没有对春、夏、秋三季做出回应。如果对其它三季稍作评论再引入冬天的冰花,效果会更好些。还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太多,原因是怕学生想不到、说不完整。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都有自己的思想,说不定他们的语言是老师没想到的,会给教师更好的启发,不能怕孩子不照老师的思路走,关键是老师的引导,对他们的发言,只要用简练的语言稍作点拨即可,不必说太多。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情感和对语言的感悟,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一家
- 美好的瞬间
- 给金鱼喂食
- 生病了
- 做饭
- 植树
- 春天
- 读《封神演义》有感
- 我的同桌
- 植树
- 一年级的我
- 小猴和皮球
- 家乡的特产——苹果
- 许诺流星
- 直得信赖的龙坪小学
- 关于理论创新拯救和发展了社会主义
- 浅谈语义指向与义素结构
- 广告虚拟代言人优劣势及发展策略探讨
- 认知构式语法
- 浅论走出误区:对于工具性翻译观的反思
- 绘画艺术教学中新图式的创建
- 浅论民间艺术语言在动画表现中的艺术魅力
- 谈录音师的艺术修养在工作中的体现
- 论我国企业网络营销渠道的建设
- 新认知语用学
- 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读列宁“遗嘱”
- 浅谈电力营销现状与营销策略
- 语篇分析视域中教师话语的情感作用
- 浅谈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考
- 现代标志的汉字设计传承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一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三
-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教学设计一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三
- 《柳树醒了》
-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教学设计四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五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二
-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教学设计六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一
- 《春雨的色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二
-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教学设计二
- 《柳树醒了》的课后思考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