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0
《找春天》教案
教学要求:
1、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2、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过程:
一、找春天——培养说话能力(课前进行)
1.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学生推举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到校园里去观察:春天到了,大自然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边观察边交流,目的是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春天的到来,亲眼看看春天的景象,从而对春天大自然的变化有个感性的认识。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说话能力。
2.小组汇报观察到的春天景色。鼓励学生把看到的景色与同学进行交流。在学生听清要求后,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说,更要及时表扬说话完整、发言积极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说的乐趣,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规范他们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二、画春天——培养思维能力(课内进行)
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认识事物从感知开始,然后形成表象,再由表象逐步发展到抽象的认识,儿童的思维是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学生在观察春景后,让学生每人画一幅春景图,把自己观察到的最感兴趣的内容画下来。
学生画时,教师应巡回指导画画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可以让画得好的学生帮助他们画出满意的图画。学生在画画中感知、领悟春景的美丽。学生这种对未知事物进行主动探索的愿望以及能力在实践中被诱发出来并得到发展。
三、议春天——培养交际能力(课内进行)
1.小组讨论——春天在哪里。
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画了些什么,从哪里能看出“春天”来。目的是让学生把看、画、想这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重在人人参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展示作品——美丽的春天。
分组展示图画,并介绍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春天来了。各组比一比,哪个组画得好、说得好,教师给予表扬。再从各组画中选出几幅春天特征明显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请同学们说一说春天什么样?春天美不美?
学生看着自己的作品,表达的欲望强烈。这就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发展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3.对照插图——美在哪里。
出示课文插图。彩色的图片,最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先让学生说说图上哪些地方表现了春天?要让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从整体到部分或从远到近),然后同桌互说,指名说,教师总结。再让学生把自己的画与书中插图对照着看,评一评,图中小朋友眼中的春天和我们看到的一样不一样,使学生通过评议,在认识能力、说话能力上都有所提高。
四、学唱歌曲——《春天在哪里》(课内进行)
让学生放松心情,感受春天的美丽,学生边学边表演。优美的旋律、轻松的节拍、使学生领悟出“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的真谛。
此时,抓住机会,让学生回顾一下自己找春天、画春天、议春天的过程,把自己最感兴趣的环节尽情地说出来,给学生一个释放语言能量的机会。教师不必提出要求,要让学生说得轻松、自在。
五、创设情境——提高表达能力(课内进行)
1.利用声、像创设情境。
教师拿出教学前准备好的录音带(如录下流水的声音、小鸟的叫声等),准备好的幻灯片(清清的小河,刚发芽的柳树,嫩绿的小草,飞翔的燕子等),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的训练。训练时,让学生耳听录音、眼看图画展开想像;之后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耳、眼、脑多种感官参与,思维活跃,大家兴致勃勃,跃跃欲试,使训练质量得到保证。
2.利用音乐创设情境。
让学生欣赏《春之声》《春光美》等名曲。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听着美妙的音乐,看着真切的画面,定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时再让学生说,学生眼前有了鲜活的情境,心中有了真实、具体的感受,说的兴趣会更浓。此时,他们的想像就像插上了翅膀一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口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大自然
- 我的座右铭
- 冰箱和洗衣机
- 邻居的小狗——花花
- 种子的生命
- 妈妈的手
- 生命
- 看汽车
- 又是一年清明
- 奥运我想对你说
- 枇杷
- 小池中的发现
- 爷爷笑了
- 观察向日葵得到的启示
- 《中彩那天》续写
- 保护黄河倡议书
- 书香暑假读书活动倡议书
- 公司创先争优活动党组织公开承诺书
- 校园文明我先行倡议书
- 检验检疫系统办公室秘书党性分析报告
- 环保倡议书
- 教师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公开承诺书
- 学院学生低年级党支部“创先争优”承诺书
- 驾校文明倡议书
- 高校学生党支部创先争优承诺书
- 学生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承诺书15篇
- 2011年学院学生党员公开承诺书
- 学校机关党支部“创先争优”承诺书
- 禁烟倡议书
- 公司创先争优活动党员公开承诺书5篇
- 试论语言交际中句式选择的认知语用阐释
-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保险营销模式及借鉴
- 关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概念的创新
- 谈淳美的“母亲艺术”:陕西民间刺绣
-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
- 论蒙克的艺术创作心理
- 浅析话语策略与民族身份
- 分析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的中国现代陶艺
- 论我国目前景观设计中的误区
- 语文教学中教师魅力语言的生成
- 浅论“上”与“下”的隐喻意义及其文体功能
- 论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创新
- 谈从极简主义到新中式风格
- 注重学校艺术教育,弘扬优秀民间艺术
- 工业设备的市场营销模式创新
- 《桂林山水》片断赏析一
- 《桂林山水》中巧妙的结构
- 《桂林山水》片段赏析三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七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五
- 《桂林山水》:美,令人心醉
- 《桂林山水》A、B案
- 《桂林山水》教学述评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六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各具特色的民居》说课稿
- 《桂林山水》的课后习题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