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悯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两首古诗,使学生感受到人民生活的艰辛,懂得劳动果实来之不易。从而教育学生热爱人民,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2、认识本课11个字,一个多音字“没mo”,会正确书写8个字。
3、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文,背诵诗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
2、理解古诗内容,会背诵两首诗。
三、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的意境韵律的同时,感受劳动人民的辛苦。
同时,培养学生喜欢古诗、爱学古诗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电脑课件或图片、课前查找有关资料。
五、教学时数
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粮食是怎么来的吗?
(农民伯伯辛勤耕种出来的)请大家到田间看看他们是怎么种田的。(课件演示或出示图片)
2、指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谁在做什么?
再仔细观察农民伯伯的动作、表情,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
3、有位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里有很多感慨,他就写下了一首诗。你们知不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写的是什么诗?(板书课题)悯:当同情讲。悯农是同情农民的意思。
4、学生介绍课前查找到的资料,了解唐代诗人李绅。
5、这首诗大家并不陌生,会背的同学请站起来背给大家听。
(二)在朗读中理解诗句。
1、对照拼音,自读古诗。
2、同桌互读,读准字音:餐can、皆jie。
想一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3、小组里互相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4、再次用课件演示农民耕作画面。
边读边看图,理解第一句。
(1)结合插图读一读第一句,说一说什么意思。
(2)再看插图,想象当时的情景。
(一位上了岁数的老人头戴草帽,手拿工具,正在田间锄草。中午的太阳挂在空中,天气十分炎热,汗水正一滴滴流到田里的禾苗上,农民伯伯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5、指导朗读。这句诗应该怎样读?自己练,在班里读。(饱含辛酸的语气。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范读、领读、指名读)
6、学习第二句,领悟其义。
(1)个人读句,小组讨论,说说读懂了什么。
(2)理解词语的意思是:“盘”指吃饭的碗,“餐”指饭,“皆”是都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每粒都是农民用辛苦劳动的汗水换来的)
(4)指导朗读,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三)吟诵全诗,联系实际。
1、大声诵读,练习背诵。(采用诗句、单人背、互背等方式)
2、学习这首古诗后,你想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你想对浪费粮食的人说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考试结束后
- 未来的房子
- 未来的地球
- 雪
- 《钉子》读后感
- 人行浮桥好漂亮
- 身边的和谐
- 我终于战胜了胆怯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童年趣事
- 童年趣事
- 除夕之夜
- 找春天
- 吵架风波
- 书中人
- 增值税转型前后销售旧货应交纳增值税的变化
- 新旧所得税会计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比较
- 略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与生活
- 分析所得税费用算法新解
- 走向科学理性论——也论爱因斯坦的哲学历程
- 符号与象征的辩证空间——朱丽娅·克里斯蒂瓦哲学述论
- 国外纳税遵从成本研究的经验及其启示
- 张岱年先生与新唯物论
- 增值税转型后有关销售“旧货”的增值税政策变化
- 集约税收管理资源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 中国思想和柏拉图哲学
- 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的财税差异分析
- 分析增值税转型政策在实践中的运用
- 分析企业开办期涉税业务会计处理
- 借鉴国际经验规范我国区域税收竞争行为
- 《太阳》一课的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
- 《开国大典》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
- 《再见了,亲人》
- 《匆匆》教学设计
- 《草船借箭》的人物语言
- 《晏子使楚》
- 《鲸》教案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片断
-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案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
- 《草船借箭》
- 《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