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课文围绕黄山石的“奇”,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根据本文的特点及训练的要求,在突出主体性和体现文本资源的可拓展性方面,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识石“奇”,还要让学生感悟石“趣”。因此,我们可以按照“知一说一悟”的主线,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体会、感悟。启迪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陶治学生的情趣,自主、多元地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探究性准备
(一)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黄山的图片资料或文字资料。
(二)自读课文及相关内容。要求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并文图结合,分别在书中画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
二、激趣性导入
借助媒体(图片、多媒体影音)或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特点(图文结合),提示学习“看图学文”的方法。
三、体验性阅读
(一)知“石”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黄山石的资料,边出示边讲解,将自己收集的奇石的种类及成因介绍给大家。
2.出示介绍奇石或介绍黄山其他奇特风光的资料,针对学生的兴趣,教师可让学生在班上进行交流。
3.自主读课文,归纳一下书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奇石”。图文结合,边读边悟、边悟边读,对感兴趣的内容,不仅要读熟,而且要求能背诵。在积累中感悟表达的准确性,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说“石”
1.读课文,对照插图,分别说说“仙桃石”“仙人指路”“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样子,引导学生既要说出石“形”,又要说出石“神”。
2.读课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分别说说“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这几处奇石,教材仅提及而已,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3.对学生课外收集的其他奇石的样子进行表述,充实观察、表达的内容,增强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掌握课内外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三)悟“石”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别想像一下:“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这些石头的来历,可以以神话、童话故事的形式进行表现。比一比,看谁说得形象、生动、情节完整。
2.在广泛想像的基础上,选择一块奇石,就自己所想像的来历讲给父母听一听,然后写下来。
3.在自读、自悟及创造性想像的基础上,感悟大自然的神韵,陶治学生的情趣。
四、整理性阅读
整理性阅读,是指在网络资源、自读自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回归于文本。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自读、齐读、小组读均可)。
(二)通过学习,你有何收获(知识能力、情感方法、特殊感受等),有何疑问。
五、拓展性练习
本拓展性练习,主要是走出教材,适当增加阅读量,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其练习的资料既可以是《自读课本》上的内容,也可以是其他儿童读物上的有关写景状物、有益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的短文。从来源的渠道上讲,既可以是教师收集的,也可以是布置学生自己收集。在拓展的要求上,尽量体现理解的层次性和多元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做遵守交通安全的小卫士
- 那一段甜蜜的童年
- 地球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 宽容是一种美德
- 税收伴我成长
- 珍游雁鸣湖
- 春天的赞歌
- 灿烂的九月
- 我心中的诸葛亮
- 读书的感觉真好
- my friend(我的朋友)
- 童年趣事
- 六年级了,你累不累?
- 欣赏是一种善良读后感
- “生管”,感谢您
- 全球化与中国传统道德
- 中国古典思想中的政治正当性问题
- 佛教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
- 依据宪法治国的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憲政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春节晚会这道菜真的馊了?
- 长城学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五花八门,含义各别——中国楹联称谓略谈
-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 宪法司法化若干问题研究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知识产权(二)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基本文化精神
- 耀州陶瓷艺术发展的思考
- 论农民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1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案例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1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2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文章主旨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案例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4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片断和评析
-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1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案例
- 《青山不老》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