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6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北京亮起来了》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组围绕“爱祖国,爱家乡”为专题编写了四篇课文:《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它们依次向我们展示了祖国风光秀丽,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幸福、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重在讲北京的夜景亮,用许多优美的词语来描写北京的夜景,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体会到祖国首都的辉煌亮丽,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然后联系实际,拓展到我们的家乡的夜景也一样美,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增强对首都北京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难点:
词语句子的理解,感受北京发生的巨大变化,增强对首都北京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
词卡,课件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北京不但白天很美,到了夜里更美,北京的夜景到底有多美,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北京夜景美的课文《北京亮起来了》。
二、初读识字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力争把字音读正确。
2.在合作读和比较读时侧重纠正字音。重点关注“幕、烁、幢、焕、绚”等字的读音。
3.和学生一起发现、交流识字方法。如:
(1)拆合法识字:烁、辉、夺、扮、幢、府
(2)换偏旁:优—犹 换—焕
(3)相同偏旁归类识字:烁、煌、焕
三、写字指导。
(1)指导写正确。 “辉”字左边“光”字变竖弯钩为“竖提”。“煌”字左边的火字旁捺变为点。并且学生容易把“辉”“煌”两个字都写成“光”或着“火”。
四、初读感悟,学习课文。
1、听老师范读课文,用“﹋”划出描写北京哪些地方亮了。
(1)、师配乐范读,生勾画。
(2)、生汇报。
(3)、你刚才在勾画词语的时候都去看了北京哪些地方的灯光呢?你觉得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地方呢?
(4)、生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机动学习课文)
2.学习第二段。
(1)请你自读课文,用“---”划出描写北京亮的词语。
(2)说说读懂了什么词语或句子,并读出有关语句。(生汇报)
(3)提出没有读懂的词句,或与课文有关的其他问题,在小组里讨论解决。教师选择小组讨论中有关重点词句的问题或者其他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全班交流。(金碧辉煌说明了什么?‘勾画’和‘轮廓’是什么意思?)
(4)教师出示课件相关图片,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或者让学生指着课文插图,用课文中的词句描述有关画面。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如,“华灯高照、川流不息、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勾画、轮廓”。
4.自学课文其他段落: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联系课文,体会“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5. .再次自读课文,想想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夜晚的北京。(明亮、辉煌、美丽、繁华等)结合学过的有关北京的课文(如,《北京》、《我们成功了》和本课),说说假如你去了北京,你最想到哪儿去看看。
6.引导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条件的班级可让学生练习给录像配解说词。)
五、积累运用
1.激趣。看到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同学们都惊叹道:“哇,好美啊!”却不能用自己的话把它的美丽描述出来,课文是用哪些词句表现出来的呢?
2.给出一两个城市的夜景图片,用以下词语说话,看谁用得多。
高大的建筑物 绚丽多彩的广告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川流不息的汽车 繁华的大街 一幢幢高大的建筑物
一座座立交桥 一束束灯光 金碧辉煌 灯光闪烁
3.除课后列出的词语外,还可引导积累运用以下词语:
勾画 轮廓 犹如 装点 繁华 装扮 古老 年轻 倒映 一幢幢 一座座 一束束 灯的海洋 光的世界 川流不息
4.读“我知道”中的两段话,引导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北京的资料。
六、实践活动
选择本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用一幅画表现词句的意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迎春花开(三)
- 成绩100
- 迎春花开
- 交通规则须重视
- 童年趣事
- 我的老师
- 昙花——瞬间的美
- 暑假中的收获
- 友谊是什么
- 一份特殊的作业
- 光阴
- 难忘的第一次
- 别了,我爱的母校
- 苹果的自白
- 我想当考古学家
- 建立宪法诉讼制度构想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老子》思想源自《周易》古经吗?
- 战争决定权授权的宪法透视
- 再论宪政的复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八宫卦次图》三维构成之初探
- 论弱势群体权利的宪法司法保护(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百年道教学研究的反思
- 拓荒与奠基:陶希圣创办《食货》的史学意义
- 两委会矛盾的法理学分析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传统中国社会的再认识
- 中日文化的历史吊诡(一)
- 再论宪政的平衡性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在中国建立私人破产法的几点设想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宪政、自由与正义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试论叶适的道统论
- 《金色的脚印》教学实录、说课、反思 2
- 《月光曲》说课设计(2篇) 2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3篇) 2
- 《金色的脚印》教学实录、说课、反思 3
- 《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设计 1
-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
- 《山中访友》综合资料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之一
- 《月光曲》说课设计(2篇) 1
- 《鸟的天堂》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6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3篇) 3
- 《金色的脚印》教学实录、说课、反思 1
- 《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设计 2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3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