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将相和》考点练兵 阅读篇
和氏璧
古书《韩非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住在荆山脚下。
有一天,他去见楚厉王,说是在荆山上找到一块罕见的美玉,特地来奉献给大王。楚厉王左看右看,觉得这不过是一块比较光滑的普通石头,认为卞和在戏弄他,是欺骗君王。一怒之下,砍掉了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接位。卞和跛着一条腿,再一次入宫去献玉。谁知武王同样不识货,又砍掉了他的右脚。
楚文王即位以后,有人报告,说卞和抱着一块宝石跪在荆山脚下痛哭,哭了三天三夜,连眼睛都哭出血来了。文王就派人去问,是不是因为前两位国君砍了他的双脚而委屈难受?卞和说:“我不是为失去双脚难过,我痛心的是宝玉被当作石头,一片忠诚却成了罪名。”楚文王召见了他,命人将玉石一琢磨,果然是一块熠熠闪光的美玉。文王十分感动,因为这块宝石是卞和奉献的,就命名为“和氏壁”。
“和氏壁”传到楚威王时,被赐给了一位有功的丞相。后来,丞相府遭贼人盗窃,宝玉被偷走,卖到赵国,到了赵惠王手里。
秦灭六国以后,这“和氏壁”又到了秦始皇手里。秦始皇命丞相李斯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作为传国之宝。从此以后,这玉玺成了皇权的象征,似乎谁得到它,谁就有资格当皇帝。所以后来诸侯争雄,打进皇宫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这颗“传国玉玺”。
秦末,项羽和刘邦争雄,汉高祖刘邦首先攻入咸阳。取得了这颗玉玺,把它作为汉王朝的国宝,代代相传。至西汉末年,大司马王莽篡夺了汉朝的政权,逼得孝元太皇太后交出玉玺。太皇太后气得将玉玺摔在地上,这件国宝被砸掉了一个角。据说,王莽后来叫工匠用黄金镶补了。再后来呢,这宝物就不知去向了。
1、简要说说“和氏壁”名字的由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单历数短文中所介绍的和氏璧的流传过程。
卞和→()……→()→()→小偷→()……→()……→()……→孝元太皇太后
答案:
1、因为是一个叫卞和的人奉献的,所以叫“和氏璧”。
2、楚文王、楚威王、有功的丞相、赵惠王、秦始皇、刘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练书法
- 十字绣
- 《西游记》读后感
- 王羲之和王献之
- 新学期的打算
- 我的玩具史丁仔
- 读《白雪公主》有感
- 难忘的一件事
- 找春天
- 做一个有梦想的人——读《不一样的卡梅拉》后感
-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 快乐的童年
- 香山红叶
- 看书
- 拼拼图
- 良好的品牌是企业致胜的关键――谈海尔品牌的发展战略(1)
- 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 国际化背景下温州民企的转型治理
- 跨国公司R&D国际化及我国的对策研究
-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思考
- 企业集群的发展优势与发展方向.(1)
- 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研究
- 会计国际化的经验教训及对策
- 中国-东盟博览会竞争力研究(1)
- 美国反垄断立法与企业经营战略选择.(1)
- 试论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1)
- 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的制度约束及路径优化
- 民企跨国经营指导理论及支持体系探讨
- 解析“联想”的外向型国际化策略
- 品牌之路怎么走——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1)
- 《寓言二则:南辕北辙》教后记
-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 《寓言两则》教学杂谈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 《寓言两则》阅读教学设想
- 《南辕北辙》说课设计
-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 课本剧《南辕北辙》学生想象力让我折服
-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 《亡羊补牢》教学片断
- 我被学生问“倒”了──《寓言两则》教学随笔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