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芽儿》第二课时
翻新时间:2023-08-21
《笋芽儿》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体会笋芽儿思想感情的变化,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好第2题中的句子。
2.使学生知道笋芽儿在春雨姐姐、雷公公、小草弟弟的鼓励下,勇于锻炼,终于茁壮成长,初步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作业本》2比一比,组词。(2)听写个别生字词。
2.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1)出示课后1(1),指名读第一段,其余思考。
(2)讨论课后1(1),理解“央求”。
(3)想象表演:谁能来扮演笋芽儿,“央求”竹妈妈让她到地面上去?(指名一至两位学生即可,只需理解“央求”就行了。)
(4)在这段中,春雨姑娘、笋芽儿、竹妈妈的话分别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自由试读)
①指名读春雨姑娘的话,并说说应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为什么?
(温柔、关心)(声音要稍低些)然后齐读。
②指名读笋芽儿的话,说说该用什么语气?
(撒娇、畏缩)(声音要尖嫩些)指导齐读。
③指名读竹妈妈的话,说说该用什么语气读?
(担心、害怕)(声音要粗些、快些)指导齐读。
(5)齐读第一段,并选好自己认为读得好的对话部分站起来读。
3.学习课文第二段。
(1)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样学习第一段的。
(2)小结:①
围绕课后思考题,理解内容。
②抓住对话部分体会,并感情朗读。
(3)自学并反馈学习情况。
①笋芽儿听了雷公公的呼唤,她怎样做?(讨论)
②自愿扮演雷公公、笋芽儿和竹妈妈,朗读他们所说的话。其余学生进行评议。
③师生共同讨论本段中对话应采用的正确语气。
雷公公粗重(声音低沉)
竹妈妈不放心(理解“唠叨”)
笋芽儿坚决(音稍高、有力)
(4)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
4、学习课文第三段。
(1)自学第三段。(用一、二段的方法。)
(2)讨论,有感情朗读。
小草:坚强、不屈不挠
笋芽儿:勇敢、自豪
春雨姐姐、太阳公公:关爱。
分角色读,齐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国度战争1
- 古代英雄传(1)
- 这支神笔会给谁
- My room
- 因助人为乐的“死党”
- 第一场雪
- 难忘的老师
- 天使之光
- 游峨眉
- 啊!原来还可这样解题
- 给诸葛亮的一封信
- 我的妹妹
- 相机伴我行
- 走近消防
- 第一次战胜恐惧
- 在“境界”与“权利”的错落处
-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天时观
- 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反思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诉讼中的中国宪法适用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宪法对刑事被告人权利的保护(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修改宪法的理论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诉讼中的中国宪法适用 (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传统“和”文化与和谐体育文化建构
- 何为儒家之道(二)
- 宪政制度在近代中国为什么难以确立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制宪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修改宪法的理论思考(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宪法与行政法良性互动关系之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向传统文化回归的梁启超
- 儒家的隐者——李柏思想构成探析
- 《北京的春节》教学案例
- 《北京的春节》课堂实录
- 《北京的春节》教案设计与课堂实录 1
- 《北京的春节》说课
- 《手指》教学反思
- 《藏戏》教学设计
- 《北京的春节》教案设计与课堂实录 3
-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 《手指》
- 《北京的春节》教案2
-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1
- 《北京的春节》教案设计与课堂实录 2
- 《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1
-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