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笋芽儿》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3个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头饰
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法
学习方式: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师问:同学们,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生答)大熊猫最爱吃什么?(生答)竹子长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时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吗?(生答)出示笋芽儿图:这就是笋芽儿。出示竹子图:这就是竹子。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
2.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学生练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再读课文,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3.把生字读给同桌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4.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小组认读,全班扩词练习。
6.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读后小组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文中小笋芽儿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让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采取个人练习、小组练读、全班朗读等多种形式。读后自己评一评、小组评一评。)
三、朗读感悟,角色表演
1.师范读,想一想笋芽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2.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长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让我们大家做一株小笋芽儿吧!让小笋芽儿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带着幸福的感觉来分角色朗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分成:笋芽儿、春雨、妈妈、旁白几个角色来读。读后小组同学互换角色再读,读后互评。
3.班推选表演好的小组,上台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4.再读感悟,启迪思维。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四、指导写字
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三个带口字旁的字(喊、呼、唤)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五、课外拓展
资料袋:向学生介绍“毛竹”。
六、作业
课外阅读《一粒种子》,想一想:种子是怎样看到外面世界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院
- 读《忍住一份甜》有感
- 蚕宝宝
- 读《丑小鸭》有感
- 二十年后的家乡
- 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 夸夸我的大眼睛
- 含羞草
- 水浒歪传
- 家乡的春节
- 刻骨铭心的痛
- 我被弟弟骗了陈晓菡
- 家乡的竹林
- 我在书中长大
- 感谢对手
- 端午祭=端午节?
- 新春文化红包 推进文明进步
-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运用
- 青岛市举办千余项文化活动庆新春
- 论传统文化的保护
- 刑事司法解释效力范围探究(4)刑法论文(1)
- 2013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状况(2)刑法论文
- 刑事法“八议”(3)刑法论文(1)
- 顾颉刚 旧文化,新春秋
- 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表达
- 直面死刑复核程序(6)刑法论文(1)
- 江西省万安县开展新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 端午端午,五月当五
- 端午节里捡拾的碎片(组诗)
- 刑事法“八议”(7)刑法论文(1)
- 《穷人》教学设计3
- 《有的人》教案3
-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之3
-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之1
- 《彩色的翅膀》教案1
- 《穷人》教学设计之2
- 《伯牙绝弦》教案
- 《穷人》教学设计4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之2
-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之2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之1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2
-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 《北京的春节》教案
- 《有的人》教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