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9
《猴王出世》教学反思3
林君
《猴王出世》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这是教学的重点。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在于学生们喜欢文中人物——孙悟空,可以在孩子们的愉快心情中展开教学。
根据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教学时,我以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首先,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中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然后围绕“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等问题读读议议。接着再读课文,读中感受形象。最后组织学生讲讲猴王出世的故事,并适度拓展,开展语文活动。孙悟空,学生大都比较熟悉,帮助学生感受他最初的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注意结合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的孙悟空的形象,将读、想、做等有机结合,让孙悟空最初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地树立起来。如,“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可让学生边读边联系平时所感受的孙悟空的形象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想象后说一说,说后再读,这样,猴王形象就会在学生头脑中树立起来。
当然在本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课文中有一些难认的字,其中,许多字在本课尚未列入“会认”的范围,这些字,学生凭借拼音会读即可。课文中有些词句,学生能知其大意即可。如,“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一句,学生大概知道“这块石头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时就有了,日久天长,有了灵气”这个意思就行了。教师大可不必逐个细讲,只要在有些影响阅读的古今差异较大的词义出现时,可让学生通过查字(词)典解决,有的老师可直接告诉学生。避免占用课堂大量时间。
教学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我没有点拨学生说一说:石猴——美猴王。没让学生感受这称呼中微妙区别,并说说美猴王“美”在哪,学生也没深入体会到:勇敢无畏,也是一种美。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放不开;板书也不够完美;时间把握不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改进、努力提高自己!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动物交响曲
- 秋游杜鹃山
- 我的同桌
- 猫和狗
- 我当上少先队员了
- 提鱼照相
- 四川的大地震
- 锻炼
- 挖掘机真厉害
- 终于通过了
- 妈妈的生日
- 自己回家
- 给爸爸的一封信
- 森林大冒险
- 日语近义词「人间」和「人」的用法分析
- 信息时代医院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 关于世界近现代史中重要的“两次”
- 浅谈信息时代下的档案管理
- 浅谈如何提升幼儿语文的教学效率
- 试论如何提高大学思想教育的效率
-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教学
- 从诚品书店经验看实体书店的发展策略
- 试论厂商对消费者教育手段的应用
- 大跃进运动成因之思考
- 如何做好卫生局档案管理工作
- 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相关问题的探讨
- 浅谈幼儿园小班化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 小班幼儿运用色彩的特点
-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
-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1
- 《信客》人物形象分析
- 《中国石拱桥》抓住特征解说事物
- 《信客》典型例析
- 《台阶》教学设计
- 《桥之美》课文分析
- 《信客》教学设计1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 《中国石拱桥》修饰词、关联词运用极为准确
- 《信客》课文背景知识
-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案例
- 《信客》教学设计2
-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
- 《中国石拱桥》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 《信客》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