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7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材简说
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无异于“坐井观天”啊。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二、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故事,名字叫:坐井观天。(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
2、指导学生自读故事,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3、指名说说自已读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4、让学生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
5、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
6、同桌互相交流对生字的认识。
三、指导写字。
先让同学们“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再让同学们“说”: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辶”。再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最后通过课后的“读读抄抄”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生字后继续学习。
二、朗读感悟
1?图文结合,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可以设计如下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3?感悟第二次对话。
(1)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5)带学生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4?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5?感悟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3)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6?分角色朗读。
(三)实践活动
1、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
2‘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看看地球、太阳和月亮谁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爸爸的一封戒酒信
- 妈妈,请原谅我偷偷拿了您的钱
- 日全食
- 玩4399游戏
- 快乐的一堂课
- 我的妈妈
- 猜迷语比赛
- 改写“秋思”
- 第二次龟兔赛跑
- 我给妈妈过生日
- 我爱我的复读机
- 我学会了滑冰
- 庆祖国60华诞感想
- 兰州的变化
- 我美丽的家乡
- 浅析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
- 试析信息技术在军校体育管理中的应用
- 试析满足工学结合需要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关于职高语文教学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关于校企合作的订单式高职人才培养的探讨
- 关于职业技能竞赛推进高职教学改革
- 关于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工作探讨
- 关于高职院校新生特殊情感状态下的英语学习现状探析
- 关于大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运动损伤预防研究
- 关于提高高职实践教学效果探析
- 关于顾拜旦与张伯苓体育教育思想之比较研究
- 试论中职生如何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 试析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训练过程的科学化体系
- 关于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
- 关于职校体育教学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
- 兰亭来龙去脉
- 兰亭宴集
- 感时叹逝推理散忧──读王羲之《兰亭诗》
- 恬然飘逸的兰亭,雅聚真挚可人的《兰亭集序》
- 生与死的交响重奏
- 品读《兰亭集序》,感悟美文雅趣
- 《兰亭集序》的主旨值得探究
- 死之印象
- 兰亭诗二
-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 批《兰亭序》
- 生命的大无奈──解读《兰亭集序》的情感印迹
- 王羲之
- 说不尽的王羲之
- 解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