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8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看这文,了解黄山岩石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背其中的两段。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2~5自然段的内容,体会黄山岩石之奇。
2.教学难点──多数学生未去过黄山,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
1.《黄山》录像资料片。
2.多媒体课件。
3.薄型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记句子。
1.四川的峨眉山风景秀丽,到处鸟语花香。
2.无锡的五里湖好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出蓝蓝的天,白白和云,红红的花,绿绿的树。
二.整体感知,揭示课题。
1.过渡: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非常美丽。今天,老师将带你们一起去黄山风景区游览。
2.看录像,范背课文。(多媒体显示:填空)
3.完成填空,相机学习部分词语。
指名完成填空。
生字词正音。
理解词意。
你看到了哪些秀丽神奇的景色?
4.齐读第1自然段。
5.指导背诵。
6.揭示课题。板书:黄山奇石
7.释题。奇石就是指──(怪石)
奇石、怪石也就是说──(出示卡片:奇形怪状的岩石)
8.质疑。
看了课题,小朋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三.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脉络。
1.自由轻读课文。
课文里边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
2.读后交流。
介绍了哪些奇石?
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哪些是具体介绍的?哪些只是简单举了名字?
小结。
四.品词析句,理解文意,学习第2、3自然段。
学习第2自然段
1.过渡:刚刚有个小朋友问:“这些奇石‘奇’在哪儿呢?”咱们先来看这块“仙桃石”。(指板书)
2.指名读第2节。
课文哪一自然段作了介绍,大家边听边找,什么词语你有懂。
3.质疑问难。
4.理解。
(放录像:“仙桃石”)谁来指指“石盘”在哪儿?
为什么说“仙桃石”是奇石呢?
板书:好像……飞落
5.指导朗读。
6.背诵。
学习第3自然段
7.过渡:黄山的奇石多有趣呀!你瞧,这块奇石就像一只猴子。
(多媒体显示:“猴子观海”)
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
8.默读第3节。
找找这一段几句话?(多媒体显示:①②③)
9.指名分句读。
10.分句理解。
第1句说什么?
看图理解“陡峭”
第2句说什么?
谁来学学这只猴子有趣的样子。表演时要注意哪几个动作?
板书:抱蹲望
指名分解动作表演。
评议。
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指板书)
11.看图练说。
(多媒体显示:第2自然段填空)
12.指导朗读。
13.指导背诵。
五.小结谈话。
六.学习生字。
1.复习巩固新词。(多媒体显示:词语)
2.指导书写:翻、滚。(多媒体演示:“翻、滚”的笔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们的年三十
- 读《你在为谁读书》有感
- 中考
- 我爱读书
- 中国加油
- 自信
- 气球奇遇记
- 校操比赛
- 老师,我赞美您
- 难忘的“第一次”
- 迟到的闹铃
- 小霞姐我们永远支持你
- 我的班级我的家
- 我们班的男生女生
- 秋到我家
- 宪法效力困境的原因探析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困境
- 宗族重建的历史考察
- 传统文化与党的思想建设
- 封建礼教压制之下的人性之美
- 科学视角中的寺院管理制度——禅宗清规
- 要加强对政党制度的宪法学研究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宪法定义新论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年之回眸
- 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华文广告制作的影响
- 中国戏曲晚熟的原因新探
-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会组织法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原罪思想
- 孟宪忠等人走私伪造的货币案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奥斯卡传记片审美探寻的特点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案例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案例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4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文章主旨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1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案例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1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2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片断和评析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1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 《青山不老》
-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