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5
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在实践中生成
教学案例:
师:同学们,我们也来做一下书上的实验。(取出一只小玻璃瓶,7个穿线的彩球,线的一端露出瓶口,找7位同学上台表演,交代清楚实验的方法,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他们如何合作取出彩球,并计算时间)
(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7位同学上台做实验,其他同学边看手表边观察,并适当作记录]
师:刚才这7位同学用了多长时间做完了实验?
生:(齐声)15秒。
师:文中的7个小学生呢?
生:他们只用了3秒钟。
师:15秒,我们用的时间比他们长多了,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能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1:刚才在实验开始时哨响的一瞬间没有人拉球,浪费了时间。
生2:刚才他们没配合好,没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生3:我发现他们刚才在拉球时,都只顾自己,急着把球拉出去,几个同
学一起往上拉,球被卡在瓶口,出不来了,他们没有合作好。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如果房子真的着火了,而他们没有在极短的时间内逃出来,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假如遇到这种情况,你将给他们提那些建议呢?
生1:我想我们首先商量好,然后有秩序地逃出去。
生2:我要把大家组织好,有秩序地、迅速地逃出去。
生3:我想先让别人出去。
师:(面带微笑地说)对,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案例解读:
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了体现这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上,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学生不仅参与了操作、观察、记录,而且还通过交流、展示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或收获,这样的学习过程无不体现了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学生是在真实的实践情境中体验语文,学习语文。
二、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比较、发现差距,并通过自主发言,发掘其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进行思想教育,然后小结,最后轻轻一句“对,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给学生的印象很深。从学生的表情可知,思想教育的目的达到了,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才不会失之于空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师,我想对你说
- 和春天有个约会
- 春到
- 下了一场春雨
- 快乐五彩的童年
- 永远的快乐
- 清平乐·村居
- 捉狗小记
- 诚信最可贵
- 妈妈的手
- 赏识
- 惊奇的发现
- 春真的来了
- 我最敬佩的人
- 我的姥爷
- 中国保健品营销之路的思考
- 电视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分校版)
- 运用精益生产方式改善现场
- 由世博会论会展业对上海经济的影响
- 贷款五级分类及其评判模型的应用
- 如何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
- 略论我国的非完全效力合同制度
- 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收购的思考
- 关于“社会服务令”在内地试行所引发的法律思考
- 私募基金在我国的运作状况及合法化研究
- 论市场营销人员薪酬设计
- 上海住宅装修现状与发展策略的研究
-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及具体会计准则若干问题的探讨
- 试论入世后企业注册制度的改革
- 七拼八凑掺水严重 专家建议取消本科毕业论文
-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 《杨氏之子》教后反思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案例分析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反思
- 《火烧云》教学方案设计
- 《鸟的天堂》
- 《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 《学会看病》
- 《给予树》说课稿
-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 《杨氏之子》 教案
- 《走遍天下书为侣》
-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