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6
《称象》 四步程序式教学设计
《称象》一文记叙的是一个传说故事。通过两课时的教学,教师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且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词句的训练,促进思维发展,体会到小曹冲之所以能想出比官员们更好的办法,是因为他能注意观察,善于思考。本文的主要事件是称大象的重量,关键是该怎么称,重点段是小曹冲想出的好办法,共4句话,其思维规律是由单向思维变成多向思维。对于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过程设计,可以这样安排:
一、揭题激趣,初读感知。
《称象》课题揭示之后,首先应引导学生把题目意思议论清楚。教师提问激趣:象这么重可以称吗?这头又高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官员们想出了什么办法?他们的办法好不好?小曹冲用什么办法称象?他的办法好不好?接着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默读边用铅笔画出生字、新词和不懂的地方。然后组织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查阅字典,自学生字,再让学生分段试读课文。最后进行生字教学。
二、抓住重点,细读明理。
本文重点是称大象的重量,关键是称的办法。小曹冲称大象的办法有4句话,是重点部分。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曹操是怎样问官员们的?官员们又是怎样议论的?曹操听了为什么直摇头?细读第4自然段,这段共有几句话?这几句话的顺序能不能调换?将曹冲称象的办法按课文顺序读、说、议、画。教师可用投影仪放出两张幻灯片:一张幻灯片是书中的插图,另一张幻灯片是一幅对照图:左上角圆圈内画大象站立的大船,吃水线用红线画在船舷上,画面是装石头的同一艘大船,船沉到吃水线上。讨论:象的重量称出来了吗?为什么可以称呢?曹操的难题被他才7岁的儿子曹冲解决,你们有什么想法?
三、由果溯因,精读对比。
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照”是什么意思?小曹冲称象的办法与官员们的办法比一比,哪个办法好?为什么?熟读曹冲关于称象的办法的4句话,并抄写这4句话,背诵下来。通读全文,回顾课题。
四、启发想象,课外延伸。
出示下列板书:曹操官员们曹冲称—称大象大秤—→大船(代替)
割块—→石块(代替)
1.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他人听。
2.按板书想一想,平时用代替的工具解决问题的一个例子。组织一堂《动脑筋想出好办法》的主题班会。
3.造句:有的……有的……也有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和妈妈谈奥运
- 人类的未来
- 我家的植物
- 小乌龟
- 我终于“投降”了
- 钓鱼对抗赛
- 我发明的机器人
- 老鹰捉小鸡
- 美丽的玉鼎广场
- 捉知了
- 我的奶奶
- 检查作业
- 我的课余爱好
- 粗心的小花猫
- 猫师傅和老虎徒弟
- 解决小产权房问题对策研究(1)论文
- 宗白华对意境理论的拓展(1)
- 关于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改革初探
- 构建“低碳经济”法律保障机制之思考(1)论文
- 浅析布鲁纳结构主义学习观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
- 试析重个性多品味让作文课堂溢芬
- 试析对教育去行政化的理性思考
-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值的几点浅识详细内容(1)
- 试析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研究
- 试论体验教学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 浅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现状及对策
- 浅析农村基础教育状况及其发展途径
- 欧盟地下水保护的立法实践及其启示(1)论文
-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金融法律制度的出路(1)论文
- 探析基础教育阶段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
- 《风娃娃》教材简说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4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建议
-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片断
- 《风娃娃》教学实录
- 《酸的和甜的》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1
- 《酸的和甜的》教学建议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2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片断
- 《风娃娃》教学建议
- 《酸的和甜的》教材简说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材简说
-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