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6
《称象》 四步程序式教学设计
《称象》一文记叙的是一个传说故事。通过两课时的教学,教师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且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词句的训练,促进思维发展,体会到小曹冲之所以能想出比官员们更好的办法,是因为他能注意观察,善于思考。本文的主要事件是称大象的重量,关键是该怎么称,重点段是小曹冲想出的好办法,共4句话,其思维规律是由单向思维变成多向思维。对于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过程设计,可以这样安排:
一、揭题激趣,初读感知。
《称象》课题揭示之后,首先应引导学生把题目意思议论清楚。教师提问激趣:象这么重可以称吗?这头又高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官员们想出了什么办法?他们的办法好不好?小曹冲用什么办法称象?他的办法好不好?接着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默读边用铅笔画出生字、新词和不懂的地方。然后组织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查阅字典,自学生字,再让学生分段试读课文。最后进行生字教学。
二、抓住重点,细读明理。
本文重点是称大象的重量,关键是称的办法。小曹冲称大象的办法有4句话,是重点部分。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曹操是怎样问官员们的?官员们又是怎样议论的?曹操听了为什么直摇头?细读第4自然段,这段共有几句话?这几句话的顺序能不能调换?将曹冲称象的办法按课文顺序读、说、议、画。教师可用投影仪放出两张幻灯片:一张幻灯片是书中的插图,另一张幻灯片是一幅对照图:左上角圆圈内画大象站立的大船,吃水线用红线画在船舷上,画面是装石头的同一艘大船,船沉到吃水线上。讨论:象的重量称出来了吗?为什么可以称呢?曹操的难题被他才7岁的儿子曹冲解决,你们有什么想法?
三、由果溯因,精读对比。
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照”是什么意思?小曹冲称象的办法与官员们的办法比一比,哪个办法好?为什么?熟读曹冲关于称象的办法的4句话,并抄写这4句话,背诵下来。通读全文,回顾课题。
四、启发想象,课外延伸。
出示下列板书:曹操官员们曹冲称—称大象大秤—→大船(代替)
割块—→石块(代替)
1.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他人听。
2.按板书想一想,平时用代替的工具解决问题的一个例子。组织一堂《动脑筋想出好办法》的主题班会。
3.造句:有的……有的……也有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奥运冠军的一封信
- 十二生肖
- 天气娃娃
- 假如我是孙悟空
- 记一次献爱心活动
- 聪明的猫
- 雨
- 爬山
- 致郭晶晶大姐姐的一封信
- 这算啥
- 自我介绍
- 我们的教室
- 我
- 猫和老鼠
- 花皮球
-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发展概述
- 师专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工作刍议
- 湖南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纵横谈
- 浅议课堂文化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 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建库
- 试论数学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 地方文献工作如何为编修地方志服务
- 关于校长成功办好学校的点滴经验
- 试论外语教学中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甘肃省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
- 试析提高英语听力课程的教学能力
- 浅谈省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 试论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 关于当代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理论研究
- 浅谈高师音乐学硕士生课程结构失衡的审视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 《风筝》教学设计3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 《风筝》教学设计4
- 《风筝》教学设计9
- 《风筝》教学设计2
- 《秋天的雨》教学建议
- 《风筝》教学设计7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秋天的雨》教材简说
- 《风筝》教学设计8
- 《风筝》教学设计6
- 《风筝》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