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17孔子拜师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17孔子拜师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8

17孔子拜师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一、教材简说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

第一部分,孔子决意拜师。用简练的语言交待了孔子当时的身份,以及他拜师求学的愿望及原因。虽然当时他已经是“远近闻名” 的老师了,却还要拜师求学,更可见他对知识的渴望。

第二部分,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先讲孔子的旅途之苦。作者使用了几个词语:“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遥远;“风餐露宿”,表明途中生活艰苦;“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课文接着详细描写了孔子与老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表现出孔子和老子的谦逊有礼。

第三部分,写孔子认真求学。他虚心向老子请教,老子则毫无保留地把学问传授给他。

第四部分,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

编选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二、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三、教学建议

1.建议学生查阅资料或请教长辈,了解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他对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有什么贡献。教师可以搜集关于山东曲阜孔府、孔庙、孔林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或音像资料,以便为学生补充关于孔子的背景知识。

2.本课要求认识的7个字的指导,可以有机地穿插在课文学习当中,和词语、句子的学习结合起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交流读音是否准确,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认记字形。可以通过扩词的方法增加生字的复现,体会生字的用法,如:纳:纳凉,纳税,出纳,吸纳;兼:兼职,兼并,品学兼优;佩:佩带,敬佩,王佩。另外,“仆”易被误读为三声,在教学时要加以注意。

要求写的12个字,要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几个容易写错的字。如,“尘” 字,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迎” 字的里面是“”,不是“卯”或“印”;“境”字的右半边是“竟”,不是“竞”。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观察所得,互相提醒容易写错的笔画。有的字不容易写好,如,“等”字容易写得过长,中间的几横长短也不一样,学生不易把握,教师可以通过板书示范,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汉字的结构和笔画及部件的占位。

3.整体感悟,理清顺序。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把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作为重点思考题目,让学生思考、交流:“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提醒学生仔细品读课文,细致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以及课文中重点描写的孔子和老子对话的部分,从课文中找出有哪些具体的语句或事件反映了孔子和老子的崇高品行。

如果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有一定困难,也可以启发学生用总结归纳的方法,理出课文的叙述顺序:孔子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并在了解课文思路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课文后面的资料袋简要介绍了孔子的生平、贡献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有助于学生扩展知识面,激发进一步了解孔子的兴趣。可以在布置预习时建议学生阅读,也可以在课文学习之前阅读这段文字。阅读后,可以请学生谈谈自己从中知道了什么,也可以交流一下各自知道的关于孔子的其他资料。

4.理解重点词句。课文中有一些词语不太好理解,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词语的意思。如,“远近闻名、渊博、拜访、纳闷、佩服、敬重”等词语,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并试着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运用。“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等词语,可以查字典,并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境,体会词语的含义。

课文中有两对意思相近的词语,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领会。

(1)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拜访”是敬辞,“访问” 的意思。“拜见” 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这两个词语意思上有细微的差别,可以通过朗读课文中的句子,细细品味。

(2)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多谢老师等候。

“迎候”和“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等候”则不表达迎接的意思。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表现出他非常谦和、知礼。在这里,如果换成“等候”,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老子的美德。“多谢老师等候”一句中,“等候”也不宜换成“迎候”,因为这里是晚辈向长辈致谢。

以下几个句子对学生加深了解孔子的品行很有帮助,可以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体会。

“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这里,可以抓住重点词“终于”,提醒学生联系上文的描写来体会。文中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短短的一句话,把孔子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要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词句体会孔子的心理和情感,并通过恰当的语气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17孔子拜师之教材分析,孔子拜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心声(续写)
脚踏大地
爱国,不只是豪情壮举
《凡卡》续写
我们的社区
读《老人与海》有感
脚踏一方土
穿越时空的对话
我是社区小主人
变色龙(续写)
一处美景
曙光社区居民文明公约
荷花淀派作品
续写《我的叔叔于勒》
在社区活动站的日子里
新疆生物质能源工程“破茧待出”
谈完善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细节
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数学课堂闪光
谈儒家伦理道德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品牌
废旧材料电石灰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三本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简述英国要求中小学教师获硕士学位
支票的托收手续
反收购模式的差异和趋同比较分析
机电一体化粉体精密计量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供应链融资风险分析模型的构建策略分析
投产博苏化学新异氰酸酯工厂
粒子滤波在GPS 动态滤波中的应用摘要
房屋出售一年有余 卖方无权要求返还
《画家和牧童》随堂练习 提高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趣闻故事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难点分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范文习作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考点练兵1
《画家和牧童》 知识点精析
《画家和牧童》 考点练兵2
《画家和牧童》 重点问题探究
《画家和牧童》 考点练兵1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2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2
《画家和牧童》随堂练习 巩固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考点练兵2
《画家和牧童》 趣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