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8
翠鸟听课有感教学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翠鸟听课有感_教学反思_案例,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老伴从超市给小孙女买了一把儿童扫帚。这扫帚设计得挺有趣:棕毛的宽柄上画了“小丑”的眼睛、嘴巴,下面的棕毛便自然成了“小丑”的一大把胡子。别说孩子喜欢,就连我们大人看了也忍俊不禁。也许是爱屋及乌吧,用这把扫帚扫地便成了小孙女最感愉快的劳动。
我真佩服厂家的聪明,他们懂得儿童的心理,所以设计出的产品赢得了儿童的喜爱。这事触发了我的联想。其实,我们小学老师跟儿童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我们几乎天天要给他们上课,天天跟他们生活在一起。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让孩子们喜欢、让孩子们感兴趣呢?
于永正老师在这方面就做得很成功。比如他教《翠鸟》,就不是按照常规死板地分析课文,而是让儿童当翠鸟,老师当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成员,来采访翠鸟王国的小公民。老师说:“我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成员,我特意来采访你们,打算写一篇有关翠鸟的报道,让大家都来保护你们,不伤害你们。你们的声音多么好听!”小朋友禁不住叽叽喳喳地叫起来。“听说你们又叫叼鱼郎,谁能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捕鱼的吗?”“怎么能证明你们飞得快呢?”“你们的家住在哪里呀?”“你们的家这么小,我想去你们家作客,怎么进得去呢?”“这儿有一篇现成的报道,可是我看不懂中文,只能听得懂,谁能读给我听听?”这样换了个角度来教,小朋友好像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感受到童心童趣,领略到翠鸟王国的美妙与神秘,个个学得兴致勃勃。这种形式,在大人可能觉得没意思,可在孩子却觉得挺有意思。我以为这就是“适合儿童特点的教学策略”。过去我们在认识上形成一个定势,似乎让学生理解课文就只有讲解分析这一个办法,其实帮助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感受课文的方式方法应是不拘一格的。只要我们充分地发挥创造性,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就能营造出完美的课堂、生动活泼的课堂,取得教学的成功。
物理学上有个“共振”原理:当外力的振动节拍和物体本身的固有频率的节拍相同或相近时,物体就会产生强烈的振动。课堂中的师生对话是与此相似的。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师就得使自己的“振动节拍”和学生“本身的固有频率的节拍”相同或相近。换句话说,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时必须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从而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
不少人问:于老师在教学上取得成功有什么秘诀其实答案很简单,这就是以自己的爱心与智慧,努力去追求师生间“相似的和谐的振动”。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翠鸟》听课有感,翠鸟,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书包
- 快乐的一天
- 我的妈妈
- 放风筝
- 吹泡泡
- 春天来了
- 画画
- 卷笔刀
- 五一采茶记
- 抓小鱼
- 生日
- 保护小螃蟹
- 体育课
- 爱护环境 ( 看图写话)
- 我家有三条虫
- 水泥砼路面板真空灌浆技术应用的浅议
- 建筑节能名字解释及计算参数
-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资源化垃圾处理能力
- 浅议两型社会思想的哲学溯源
- 商业街区更新城市设计的研究
- 探析:建筑节能执行困难原因
- 浅议起舞在海岸线上
- 高校工程项目的内控管理浅议
-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污染及治理浅议
- 浅议能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计量
- 浅议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植物景观规划
- 浅议绿色包装的可持续应用
- 现代城市雕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
- 上海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要下雨了》二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附反思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附反思)2
- 《比尾巴》教学设计一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附反思)
- 《太阳》教案
- 《画家乡》教学设计
-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 《春雨的色彩》教案
- 《画》二
- 《乌鸦喝水》二
- 《要下雨了》一
- 《画》一
- 《乌鸦喝水》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