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19秦兵马俑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19秦兵马俑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19秦兵马俑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19秦兵马俑之教材分析_教学实录案例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19* 秦 兵 马 俑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配有三幅插图,一幅是一号坑的远景图,一幅是铠甲武士,另一幅是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图片,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宏大”是巨大、宏伟的意思。这句话在文中单独成段,既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该句前一段是说兵马俑规模宏大,该句后面的6个自然段详细描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先是分别介绍了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等,表现出“类型众多”;然后用“有的……有的……”句式,描述与想象相结合,表现出兵马俑各异的神态。文中讲到的每一个兵马俑都是那么的鲜活,那么的“个性鲜明”。

(2)对词语的理解。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各地,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风吹到的地方;“披靡”,草木随风倒伏。在文中指秦军力量强大,征战所到之处,十分顺利,战绩辉煌。

久经沙场:“沙场”,战场。形容经历了许多战斗,作战经验丰富。

神态自若:神态安详、镇定,充满必胜的信心。

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一试,在文中是形容战马准备出征的样子。

殊死拼搏:打仗时拼着性命,竭尽全力。

绝无仅有:世界罕见,在全世界没有第二处。

乘:读shèng,古时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师生分头搜集、准备有关秦兵马俑的图文音像资料。

2教师可以参考以下思路进行教学设计。

一是以读为主线,按照预读准备(朗读课文,查字词典自学生字词,搜集资料)、自读探究(了解主要内容,批注感受)、交流研讨(讨论难点疑点,练习读出感情)、回读整合(交流课外资料,小结学习过程与收获)四个环节组织学习。

一是按照提出疑问—梳理问题—自主探究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生学习,把朗读课文、交流资料等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言与思维。教学时应注意不要把课堂时间大量花在词语理解、课外资料交流或其他的枝节性问题上,要着重引导学生交流重点问题,如,交流对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个性鲜明”的体会,畅谈阅读感受。

另外,还可以采用模拟导游的形式组织教学,或是抓住过渡段(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展开阅读。

3本课要求认识的8个生字,课堂上要安排时间了解学生的巩固情况。有几个字笔画较多,如“瞰、率、靡、魁”,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形近字的方法认记。另外,有几个多音字要提醒学生读准:匀称(chèn),身着(zhuó)短甲,撒(sā)开四蹄。

4引导学生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与“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是学习本课的重点。感悟“规模宏大”,可以从画面直观感受,也可以联系课文中的数据,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如与学校的运动场进行比较;感悟“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可以把朗读课文和想象动作神态结合起来。+

四、相关链接

秦兵马俑 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秦始皇陵位于今西安市临潼区东约5千米处,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地势险峻,环境优美。陵园规模宏大,陪葬品众多,像一座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1974年在其东侧发现兵马俑坑,轰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978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建立在兵马俑坑原址上的遗址性博物馆,于1979年10月开馆。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铜车马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掘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已被定为国宝,经修复后于1983年10月对外展出。两乘车都是四马单辕,由大小3 400个零部件组装而成。其中二号车(课文中的图片即为二号铜车马)车长317米,高106米,铜马高65-67厘米,身长12米,总重量1 234千克。主体为青铜铸造,车马金银饰品1 720件,金银器总重7千克。它的制作工艺精细,造型逼真,是我国出土文物中时代最早、驾具最全、级别最高、制作最精的青铜器珍品,也是目前世界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至今,铜车马上的各种链条仍转动灵活,门窗开闭自如,牵动辕衡,仍能载舆行驶。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19秦兵马俑之教材分析,秦兵马俑,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是小小推销员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文明只差一步
我是小小推销员
文明只差一步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文明只差一步
我是小小推销员
浅谈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论文
风险行政法研究前提问题探讨
关于行政强制法的实践难题与因应之道
我国行政追偿制度实施困境研究
浅谈我国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控制论文
简论国家住房保障义务的构成
最新行政法论文格式标准
论国家住房保障义务构成分析
浅析对具体行政行为证据效力的审查认定
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论文
解析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控制
2000字行政法论文行政事业
浅谈我国行政裁量司法控制模式的建构
试论对行政权力的法律控制
签证中使用可擦笔的法律问题论文
《动手做做看》 教案讲义1
《邮票齿孔的故事》 相关介绍
《动手做做看》 教案讲义2
《动手做做看》 考点练兵2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案讲义2
《动手做做看》 趣闻故事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案讲义1
《邮票齿孔的故事》随堂练习 巩固篇
《邮票齿孔的故事》随堂练习 提高篇
《动手做做看》随堂练习 巩固篇
《邮票齿孔的故事》 重点句子探究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师语录
《邮票齿孔的故事》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动手做做看》 重点问题探究
《动手做做看》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