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0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内容提要]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它是由一幅色彩鲜明的秋景图和一篇短文组成的。图画反映了课文的内容,课文运用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描绘并丰富了画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这篇看图学文既能让人具体感受秋天的美丽,又能受到热爱劳动的熏陶。
[教学要求]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秋天的色彩美。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语。
2.体会秋天的色彩美。
[课前准备]
1.放大的教学挂图或幻灯片或CAI课件。
2.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学习生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春华秋实,秋收冬藏,美丽的景色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想去看看这美丽的图画吗?(想)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欣赏欣赏吧!
板书课题:秋天的图画。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3.教师领读,纠正读音。
4.开火车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联系句子想想它们的意思。
5.认清字形,指导书写。
6.完成我会写,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7.书空。
三、再读课文,积累语言。
请学生再读课文,用线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读给小组的同学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观察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人。
这节课我们来欣赏美丽的《秋天的图画》。
二、指导看图。
1.出示教学挂图或放映幻灯片或CAI课件。
2.由上到下,由远及近地观察画面,说说图上都画了哪些景物?它们是怎么样的?
(蓝天一大雁一山一村庄一稻田一池塘一高粱一梨树一苹果树)
3.谁能按上面的观察顺序把图上的景物和它们的样子连起来说一说。
4.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一幅秋天的图画?
三、学习课文。
l.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想课文是怎样描绘这美丽的秋天的图画的?
(天空万里无云,大雁排成人字,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池塘鱼儿跃出水面嬉戏,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高梁举起燃烧的火把。)
2.通过读,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3.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
(美丽的图画是勤劳的人们画出来的。)
4.小组各抒己见,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5.指名回答。
6.交流。
(勤劳的人们在田野辛勤的劳动,才会有秋天的丰收景象,所以说是勤劳的人民画出秋天的图画。)
四、小结: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五、背诵课文。
六、课外延伸。
秋天里还有很多美丽的地方,你能把它变成美丽的图画吗?
板书设计: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秋天的图画
勤劳的人们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秋天
- 丰收的秋天
- 我和小猫在一起
- 老师,节日快乐!
- 游少年宫
- 帮妈妈想办法
- 湘江
- 好消息
-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
- 看房
- 我为自己感到骄傲
- 我与书
- 吹 泡 泡
- 可爱的洋娃娃
- 过小桥
- 论奥斯卡获奖电影《时时刻刻》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 浅析微电影的规制和引导
- 影视画外音影视艺术生产的新策略
- 信访制度及信访实践再思考
- 从小说和电影的比较分析探求传播主体价值取向的异同
- 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的赔偿之我见(1)论文
- 论发展党内民主的对策思考
- 论锡剧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与表现
- PWFE国际跨界影视娱乐战略 打造《梦幻诛仙2》
- 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
- 论公民精神与民主政治
- 电影版《杜拉拉升职记》商业成功之探析
- 直接民主制分析及其启示——从雅典民主到卢梭的相关理论
- 青春微电影的文本解读
- 浅谈新媒体浪潮下电视包装的发展趋势
- 《吃水不忘挖井人》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案设计
-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之一
- 《雪孩子》教学设计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会了学生什么?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 《吃水不忘挖井人》-
- 《吃水不忘挖井人》拾零
- 《称象》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 《坐井观天》
- 《司马光》
- 《司马光》
- 《乌鸦喝水》教后札记
-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