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青蛙的眼睛》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材理解
本课为科普小品,介绍了青蛙的习性和眼睛的特点,以及人们利用这一特发明“电子蛙眼”,并用于监视飞机的情况。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1自然写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同样是死苍蝇,当面它不动时青蛙不吃,但让它动起来时,青蛙很快就把吞了。第3自然写对发生上述现象原因的解释:青蛙的眼睛非常特殊,看动的东西很敏锐,看静的东西却很迟钝。第4自然段写人们据此制成了“电子蛙眼”,指挥飞机的飞行或降落。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研究动物的兴趣和对科学的热爱,了解科学技术上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对动物的研究。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13个新词,知道“敏锐”和“迟钝”是一对反义词。
3、能给第1自然段选择合适的意,能根据第4自然段的意思把概括意的句子补充完整。
4、读懂第3自然段,能按要求划出句子。
三、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初读课文后,可让学生说说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对什么最有兴趣,还有哪些问题。
2、教学第1自然段。
这一段有4句话。第1、2句写青蛙最爱吃什么。第3、4句写它捕捉昆虫的本领极大。
“跳”、“伸”、“卷”写出了它动作的敏捷,“只要……就……”表明它一旦出击决不失误,“鼓着一双大眼睛”则暗示了青蛙捉虫“百发百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眼睛。可着重让学生通过有关词语体会青蛙善于捉虫的表现和原因,再完成课后第3题。
3、教学第2自然段。
本段共5句。第1、2句写青蛙不吃死苍蝇:第3、4句通过一问一答,告诉我们青蛙并不是因为苍蝇是死的才不爱吃:第5句写了一个完全相反的现象:青蛙把死苍蝇给吞了。可引导学生比较第2、5句中青蛙的表现有哪些不同,并据此推测原因,初步解释这种矛盾现象。
4、教学第3自然段
这一段揭示了前一写到的矛盾现象发生有根本原因,在于青蛙的眼睛很特殊。可利用作业本第5题进行教学。对于说明青蛙看动的东西很“敏捷”那句话,还可通过与“虫子在飞……它都能分辨清楚?”一句进行比较,体会这句话是怎样用“只要……不管……”的句式把青蛙眼睛有“敏锐”写具体。
5、教学第4自然
这一段写人们利用青蛙的眼睛制成了“电子蛙眼”并用于监视飞机。“立刻判断”写出了“电子蛙眼”的敏锐,“准确地指挥”突出了它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段段意可概括为:人们制成了“电子蛙眼”,用来监视飞机,指挥飞机的飞行或降落。
6、知识拓展。
(二)媒体运用
有青蛙眼睛放大特写和青蛙捉飞虫过程的动态课件,用于学习第1、3自然段体会青蛙捉虫本领极大,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眼睛非常特殊,看动的东西很敏锐。
(三)作业指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校园的石子路
- 春天的校园
- 春天的校园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小树,我想对你说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校园的一个角落
- 我爱你
- 《开国大典》观后感(6)
- 美丽的校园
- 我眼中的校园
- 校园的春天
- 向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
- 《精彩的篮球赛》
- 垃圾填埋场的安全运行
- 浅议新加坡城市规划纵览
- 生态保护与居住
- 老居住区环境改造初探
- 浅议住宅区室外照明的选用
- 城市排水体制的选择和管理
- 以人为本,搞好城市环境建设
-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集中处理过程中的环境管理
- 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论
- 浅议节能健康与清洗空调机
- 开发商在商品房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中的民事责任探析(上)
-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高温堆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 水泥砼路面板真空灌浆技术的应用
- 浅析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 浅议我国老年居住环境的现状和发展
- 《荷叶圆圆》随堂练习:提高篇
- 《荷叶圆圆》考点练兵:小树苗
- 《荷叶圆圆》重点句品读
- 《荷叶圆圆》第一讲义
- 《荷叶圆圆》随堂练习:巩固篇
- 《荷叶圆圆》考点练兵:春天的公园
- 《夏夜多美》老师语录
- 《荷叶圆圆》同步作文:荷叶的故事
- 《荷叶圆圆》第二讲义
- 《荷叶圆圆》教学重难点
- 《荷叶圆圆》趣闻故事:“小鱼儿”的“儿”怎么读?
- 《荷叶圆圆》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荷叶圆圆》美文欣赏:荷叶母亲
- 《荷叶圆圆》同步作文:荷叶
- 《荷叶圆圆》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