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葡萄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知识点教授: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造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技能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激发情感:通过讲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三、教学用具:
教学录像带、电教用器。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目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大意,掌握课文生字词]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
2、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情感。
3、过渡语设计: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18、葡萄沟
二、设疑点、齐读课文解疑。
1、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纠正部分字读音)
2、师诱:课文中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一个出产什么的地方?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有葡萄。但我们“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三、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各自然段及带有生字的词,生词多读几遍。
2、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地方的什么东西呢?(生:葡萄沟的葡萄。)
3、出示想一想,初知课文大意:
A、明确题目要求(指名读题),思考三个问题,并找出相应的段落。
B、师布置默读,并检查默读效果。
a)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产什么水果呢?人们最喜爱什么水果?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想一想当中的第1个问题呢?1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b)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呢?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1、2组朗读第二自然段。
c)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师:大家喜欢葡萄干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吗?)哪个自然段回答了我们的疑问?
3、4组朗读第三自然段。
4、你们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为什么呢?现在可不可以用我们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一起来回答呢。(师板书:真是个好地方。)
四、生字词教学。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
2、指名学生认读、齐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爷爷
- 端午节
- 当黑乌鸦真好
- 学校的花园
- 端午节
- 水泥厂的污染
- 双重意义的端午节
- 三十年后的世界
- 快乐的端午节
- 逗人的小猫
- 清早的菜市场
- 鹦鹉飞走了
- 晨跑
- 美妙的歌舞会
- 二十年后的家乡
- 小学共青团帮扶困难队员活动方案
- 国家助学金申请书
- 青年志愿者下乡活动方案
-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调研课题实施方案
- 小学2011年教育进社区活动方案
- 转改士官申请书范文
- 学生会治保部申请书
- 晋升士官申请书范文
- 军训心得作文650字
- 竞职学生会干部申请书
- 国家助学金申请书范文
- 非公企业团建工作实施方案
- “起锚”创业社社团活动方案
- 大学旅游协会社团活动方案
- 加入学生会申请书
- 关于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谈公民的法律意识_法学理论论文(1)
- 孙中山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订法学理论论文(1)
- 关于判决、裁定罪拒不执行的几个问题_法学理论论文(1)
- 共同侵权的法理探讨法学理论论文(1)
- 侵占罪若干问题研究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析违约责任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合同法违约责任_法学理论论文(1)
- 从“礼治”到“法治”?法学理论论文(1)
- 浅析贿赂犯罪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犯罪构成与犯罪既遂的关系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议不起诉的性质及其适用范围_法学理论论文(1)
- 简议清末刑法变革法学理论论文(1)
- 体罚学生现象和法律问题研究_法学理论论文(1)
- 城市郊乡房屋产权登记法律问题探索_法学理论论文(1)
- 《燕子》教学设计之五
- 《燕子》审美道学有感
- 《燕子》教学设想
- 《燕子》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 《燕子》一课谈语文课的生成
- 《燕子》一得
- 《燕子》课后随想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燕子》教学谈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随笔
- 《燕子》实践方案 走进春天
- 《燕子》教学设计之一
- 《燕子》
- 《燕子》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