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语文教学更精彩-信息互动法

语文教学更精彩-信息互动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语文教学更精彩-信息互动法

一、 案例背景:

《我要一本书》叙述了罗蒙诺索夫小时候随父亲去打渔,遇到狂风巨浪,他勇敢地爬上摇晃的桅杆,扎紧了吹落的帆,渔船才慢慢平稳下来,父亲要奖给他一件鹿皮上衣,而他却要一本什么知识都有的书。故事赞扬了罗蒙诺索夫与狂风大浪搏斗的勇敢精神及热爱读书的好品质。

我曾两次上过这篇课文,印象中学生通过学习了此文,又认识了一位俄国的科学家,他的勇敢和强烈的求知欲打动了许多学生。但有关他的其他信息一概不知。今天,我又面对这篇文章,一时考虑了良久,如果我还是按照前两次的上法让学生感悟课文,深悟人物的品质,在倡导新理念的今天,显然是不合时宜的。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地了解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走近他,进而学习他身上的优秀品质呢?我想到了电脑,通过查阅,发现罗蒙诺索夫原来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他曾创立的大学现在被改名为罗蒙诺索夫大学。小时候家境贫寒,他遇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还是一一地克服了困难,就是这位科学家,在音乐、美术、文学、天文等十几个领域中都有建树,是一名知识渊博的“大家”。有了这么一个“发现”,我决定让学生课外去搜集资料,了解有关信息,通过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信息互动实现资源的共享,从而理解课文。以下就是我的实践与想法。

二、 案例分析:

有目的地搜集信息,实现信息的互动。

[片段一]:

出示句子:罗蒙诺索夫爬上摇晃的桅杆,扎紧吹落的帆,渔船才慢慢平稳下来。

师: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为什么罗蒙诺索夫要扎紧吹落的帆?因为海上起了大风,如果不把帆船上的帆扎紧的话,船会被浪打翻的。

师:谁知道帆船?

生:帆船是靠风力来吹动的。

生:帆船帆船,必须有帆,如果没有帆不仅不能向前进,而且还会摇晃,最后会翻身的。

师:那现在帆――

生:现在帆吹落了,渔船就不平稳,船会沉下去。

师:所以说船在――

生:颠簸。

[片段二]:

师: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他的勇敢?

生:小时候罗蒙诺索夫经常跟着父亲出海打渔,因为在海上打渔很危险,他这样做,可以看出他的勇敢。

生:从图片里我观察到风很大,浪也很大。这也说明他很勇敢。

生:我从“扎紧吹落的帆”这几个词中体会到他很勇敢,因为爬上桅杆已经很吃力了,现在要爬上摇晃的桅杆还要抱紧桅杆,很容易掉下去的。

师:那你知道桅杆吗?

生:有二三层楼那么高。

生:可能有20多米那么高。

生:有五六米那么高,爸爸告诉我,相当于二层楼房那么高。(还拿出搜集的图片做了展示)

(学生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巴:“那么高!”)

师:是呀,多高呀!当时这桅杆还是――

生:还在不停地摇晃着。

生:这样爬上去就更加危险。

生:如果罗蒙诺索夫不抱紧桅杆的话,他就要掉到海里去。

生:当时风很大,把帆都吹落了,现在罗蒙诺索夫却要用尽力气把帆扎紧,很不容易。而且我还从“渔船慢慢平稳下来”这几个词中体会到帆扎紧后,风力还是很大,渔船是慢慢地平稳下来的。

师:在他的努力下,原来颠簸的渔船总算――

生:平稳下来。

师:你能不能用自己的朗读读出他的勇敢,自己试试。(发现一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老师发现你读得很好,请你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生:(读)罗蒙诺索夫爬上桅杆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他爬上摇晃的桅杆就更加不容易了。所以我这个地方读得很慢。

[评析]:

在上第一课时时,有学生就提出“桅杆是什么?帆船上的帆到底有什么作用?”等问题。从许多学生一脸茫然的神态中我知道学生的期望,有的虽然说了,但也没能让更多学生领会。我想,与其由老师告诉他们这些知识,还不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搜集信息(文字信息、图片信息),让孩子们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他们的搜集信息的能力。

“桅杆”学生没有亲眼见过,学生通过了解,知道桅杆有二、三层楼那么高,还拿来图片做了展示。当时桅杆是摇晃的,那更是难上加难的事了,我们一般爬竿都觉得不太容易,更何况罗蒙诺索夫是不顾一切,爬上摇晃的桅杆,扎紧了吹落的帆,渔船才慢慢平稳下来。这样,罗蒙诺索夫和风浪搏斗的勇敢形象就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脑海里。

带着问题去搜集信息让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丰富的信息又为学生的互动提供了保证。

适时地展现信息,提高信息的互动。

[片段三]:

“难道一件皮上衣还比不上一本书吗?”父亲的意思是——

生1:皮上衣是很珍贵的呀,怎么要一本书,不要皮上衣呀。

生2:一件皮上衣比一本书贵多了。怎么只要书,不要皮上衣呢?

生:难道一件皮上衣比一本书差吗?

生3:老师,我知道罗蒙诺索夫的第一本书不是他父亲给他买的,他和父亲到邻居家,罗蒙诺索夫看见邻居家有一本书,他很想看,就向人家借。可邻居的小孩却要罗蒙诺索夫三天之内为他们捉一只小海象,才肯借给他。小海象不是这个季节养的,很不容易捉到。罗蒙诺索夫给一个商人无偿地干了四天活,才换来了一只小海象。可后来邻居家的小孩又刁难他,让他在坟地上睡一夜就把书借给他。罗蒙诺索夫太想看这本书了,真的在坟地上睡了一夜,于是那两个邻居看他这么要看书,只能把书借给了他。

师:听了刚才张立然的介绍,你想说什么?

生:他想要一本书,连在坟地里睡一夜都愿意,他真爱学习。

生:要是我的话,我肯定不敢一个人在坟地里,更别说睡一夜了。

生:刚才张立然的资料能让我们更深地理解了罗蒙诺索夫的爱学习,我们以后也要向他学习认真地去搜集。

师:好,让我们用掌声感谢他带给我们这么多信息。

[评析]:

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资料,往往想在课上一股脑儿地发布给大家,但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课文的重点、难点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需要将信息资料适时地展示出来。本课的教学中,在理解罗蒙诺索夫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开始三位学生的回答只局限于对文本的认识,而第四位同学则从查到的资料中选出很有代表性的小故事给予展示,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罗蒙诺索夫为了要一本书,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了。此时,一个勤奋好学,有着强烈求知欲的少年仿佛“立”在了学生面前,再高大的形象在他面前也会显得渺小。

及时地给予评价,激活信息的互动

[片段四]:

师:他长大以后真的有出息吗?

生:他是个科学家。

生:还是一个画家。

生:我从网上查到资料,他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哲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在13个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有学生在底下说:“真厉害!”

生:我也查过,罗蒙诺索夫还自己创立了一所大学,现在这所大学叫罗蒙诺索夫大学。

师:罗蒙诺索夫真的很了不起,老师发现你们也很了不起,课外查到那么多资料。

[评析]:

教师鼓励赞美的话能激发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其上进心、自尊心。也许还能改变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老师的肯定,学生的信心肯定倍增,而另外的学生也会以这位学生为榜样,这就激发了学生收集信息的兴趣。[片段三]和[片段四]中,我及时地对这两位学生的回答给予了评价,给予了肯定,这样,孩子们乐于把自己知道的、搜集的告诉同伴,既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又让他们在相互的交流中表达信息,进而生成新的信息。

走出课堂,提升信息的互动。

[片段六]:

师:他从小就喜欢提问题,那我们能不能像他那样提问题?

生:海豚为什么那么聪明?

生:海是怎么形成的?

生:海上的天气为什么会那么恶劣?

……

师:同学们脑子里也有许许多多的疑问。怎么解开这些疑问呢?

生:多看有益的书。

生:上网查资料。

生:从报刊上看。

生:还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发现。

师:我们可以从各种渠道去查资料,去发现,也可以和同学去交流,来解答我们心中的疑问。让我们也像罗蒙诺索夫那样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成为一个爱书本、有出息的人。

[评析]:

“天地大课堂,万物皆书卷。”信息源于生活,要使学生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就必须走出课堂。正如学生说的:要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发现,从丰富的生活资源中汲取鲜活的信息,应用于课堂,服务于课堂,以更丰富的经验、广博的知识提升再次信息的互动。

三、 反思:

这一次上课后的感受与前两次完全不同。孩子们也把自己当成了学习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他们走进生活,走进网络,向父母,向他人请教,向书刊查阅,借助先进的信息资源,上网查寻所需资料,他们各显神通,多渠道地搜集信息。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利用搜集的信息帮助解决问题,打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通道。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得到了碰撞,使参与学习的群体获取了新的信息,教师运用鼓励性评价,激起了全班学生收集、交流的欲望,师与生、生与生的信息处于良性动态交流之中。信息的互动让孩子们主动地探究,积极地参与,使语文课堂变得更精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痛苦
一场精彩的比赛
冬天里的雪
难忘六一
我的哥哥
童年的眼泪
第一次拔牙
万盛的三轮车
湖北高考零分作文
近视的苦恼
畅谈生活新变化
父亲节
我们的好朋友房庆凯
我的妈妈
游太阳城
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探索
浅谈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防范措施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提升分析
如何有效对成本会计进行核算和管理
成本法和权益法的会计核算思想与差别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效率的提升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运用的强化措施
电影声音设计中的电影音乐创作分析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实践体会
互动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我国儿童家庭权利法律保障分析导论
云计算智能输入法设计研究
气象信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运用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想
小小说写作指导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会读书(十一)横看成岭侧成峰
九年级(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
第五单元“关注科学”教学设计
九年级(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病从口入”和“食物相克”》
谎言盖不住血写的事实
第四单元“多彩四季”教学设计
九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民俗风情”教学设计
《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