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8
毛泽东词二首——采桑子•重阳
第章(课)1节1课时
备课时间8月28日
课题毛泽东词二首——采桑子•重阳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双基分析)1、清本词的思路,体味作者精妙的构思。
2、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3、分析全词的内容,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的(知识能力、德育的目标要求)1、体会本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2、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胸怀,学习他天下为己任的革命精神。
教具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重阳是传统的登高赏菊的日子,文人骚客也少不了吟诗为文以记,但凡作诗文咏重阳,大抵离不了《登高》赏菊、吟秋的内容。多有凄凉之慨。在青年革命家毛泽东笔下重阳节所见所感的又是什么?
板书:采桑子•重阳
二、背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帝国主义在华矛盾随之尖锐,各派军阀之间的混战加剧,给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发生和坚持焉提供了条件。1929年,毛泽东领导的红军第三次入闽,这次入闽,天高气爽,秋色烂漫,胜利在望。诗人的心头充满了喜悦畅抒胸臆,写下了这首情景交融,饱含哲理脍炙人口的词作。
三、讲授新课
1、教师范读课文
2、解释词语
黄花
秋风劲
万里霜
3、引导学生讨论、赏析
(1)第一句有何哲理?
提示:这是一句带有大彻大悟意味的警句,出得非常的突兀,给人的出头捧喝之感,亦使课接下来的内容平添一般渺远苍凉之气,以自然万物的永恒写人生的短暂。
(2)诗人为什么会觉得“战地黄花”分外香?
提示:乐观的精神,对革命前途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3)下阕应如何理解?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讲的是一般的自然规律,通常人们也都能具备这样的感受和境界,但是“寥廓江天万里霜”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体味到的。这里的霜,不仅仅是“霜白”的意思,还是五彩斑斓,包括了黄花,叶红和各式草树,还包括了各种秋实和天高气爽的寥廓景象。
(4)末句为什么用“万里霜”而不用万里秋?
提示:A、押韵
B、既响亮又含义丰富,再现诗人炼字之精当。
板书提纲:
采桑子•重阳
特点:富含哲理:人生易老天难老
情景交融:战地黄花分外香
寥廓江天万里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想飞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春天的校园
- 该怎么办
- 给妈妈的贺卡
- 下课了
- 神奇
- 母亲节快乐
- 有趣的一天
- 第一次做饭
- 看球赛
- 开心的一天
- 有趣的游戏
- 找萝卜
- 扫地
- 浅谈堤防除险加固技术
- 用碾压试验优化土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 基于组件的河网水流模拟软件的设计
- 某排洪沟工程施工方案
- 浅谈道路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预防
- 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标段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 某码头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 水利工程检测工作总结
- 垂直角观测(三丝法)
- 北江大堤西南水闸渗流分析
- GPS时钟服务器在水利泵站SCADA系统中的应用
- 水电枢纽辅助洞工程岩爆预案
- 洋河水库大坝加固工程砂砾料碾压试验研究
- 潮安县官塘桥闸除险加固工程水工模
- 水库工程施工标反滤料填筑碾压参数的确定
- 《半截蜡烛》趣闻故事
- 《打电话》重点字词梳理
- 《打电话》老师语录
- 《打电话》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半截蜡烛》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半截蜡烛》整体阅读感知
- 《半截蜡烛》考点练兵 理解篇
- 《半截蜡烛》考点练兵 阅读篇
- 《半截蜡烛》作者简介及代表作
- 《打电话》重点字词的意思
- 《半截蜡烛》重点问题探究
- 《打电话》重难点分析
- 《半截蜡烛》美文欣赏一
- 《半截蜡烛》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打电话》随堂练习 巩固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