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边城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育点
1、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2、感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2、体会沈从文小说的表达特点。
(三)、德育渗透点
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二、重、难点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要求学生用划出文中集中描写环境的文句或段落,边诵读边体会其意境的作用;找出文中表现翠翠心理的文句甚至文段,揣摩其含而不露的特点,分析这些心理描写对塑造翠翠这个人物和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沈从文。
(2)、人物可爱,是沈从文先生小说的一大特征。他的作品所有人物全都可爱善良,可又为什么能从中感到悲哀的分量呢?请读课文。
2、检查预习,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中几种描写环境的内容,并与学生共同探讨:这些景物描写有何共同特点?又有何作用?
文中集中描写的有四处。(景情结合、烘托)
3、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主要抓住翠翠心理,理解课文。
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
(1)、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谈谈你的感受。
(2)、翠翠的梦,有什么深刻含义?祖父为什么“不告诉翠翠昨天晚上的事实”?
(3)、“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气”,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她可能生谁的气呢?
(4)、翠翠开始问爷爷“我万一跑了呢”,到后来她又问“爷爷,我一定不走,可是,你会不会走”,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4、参考注释1,分析课文中出现过的人物形象的共性,进而领悟文章的主旨
二、总结与引申
反复研读,体味文章所表现出的“善良的悲剧”。
三、作业布置
以“‘成人之美’和‘自我牺牲’”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四、板书设计
翠翠
美丽多情
天真可爱
爷爷
安于清贫
忠于职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姑娘的身影
- 献给母亲的歌
- 我心目中的春
- 道不尽的母爱
- 春天的素描
-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 珍惜幸福
- 布鞋·母亲
- 道不尽的母爱
- 母爱如奶茶
- 母爱
- 我心目中的春天
- 爱,有时也会是一种伤害
- 献给母亲的歌
- 妈妈,您听我说
- 月季在园林中的应用
- 住宅景观设计:住宅园林景观不能刻意求“美
- 公路干道防护绿地规划
- 景观设计并不只是“造园术”
- 论园林工程施工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 庭园造景与设计理念
-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
- 城市需要文化品格
-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的六要素
- 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分析
- 河北:新民居规划尚须进一步改善
- 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体规划介绍
- 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
- 竹子在景观园林中的设计与应用
- 小游园规划设计要点
- 《路旁的橡树》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1
- 《路旁的橡树》 趣闻故事
-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路旁的橡树》 整体阅读感知
- 《路旁的橡树》 重点问题探究
- 《路旁的橡树》 重点字词梳理
- 《惊弓之鸟》 作者及作品介绍
- 《惊弓之鸟》 老师语录
-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2
-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1
- 《惊弓之鸟》 重难点分析
-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