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7
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初中语文第一册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猴过生日
- 我的家乡
- 春游
- 我可爱的小弟弟
- 可恨的小偷
- 知道错了
- 小红鲤鱼
- 天气凉了
- 橘子
- 啄木鸟的快乐
- 蔬菜王国的婚礼
- 中秋节
- 风娃娃做好事
- 升旗仪式
- 第一次刷鞋
- 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 也谈档案行政管理的特征
- 社会工作者的人格魅力
- 乐凯胶卷之竞争战略及策略[1]
- 刘庄之行有感
- 论和谐律师事务所的建设
- 基于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地方行政管理研究
- 浅论我国区域性行政管理的特点和改革
- 论行政法治是实现公务员管理法制化的有效途径
-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社会原因浅析
- 转变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主要方向与途径
- 开展“分类维权”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
-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行政管理与建设研究
- 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需考虑公司外部环境
- 叶文玉:人力战略的高效培养实践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案
- 《哪座房子最漂亮》
- 《四季》教案
- 《影子》教案
- 《雷雨》教案
- 《爷爷和小树》教案
- 《自己去吧》教案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案
- 《雪地里的小画家》
-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 《画》教案
- 《比尾巴》教案
- 《四季》 教学设计二
- 《自己去吧》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