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卢沟桥的狮子

卢沟桥的狮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1

卢沟桥的狮子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图画,结合课文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作为“七七事变”发生地的历史意义,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甚至”、“大概”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教学重点

在认真观察图画和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对卢沟桥的特点及狮子形状的描写,从中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

了解卢沟桥作为“七七事变”发生地的历史意义,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认真观察图画,初步认识卢沟桥狮子的特点。

(三)在朗读的基础上,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二、教学重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卢沟桥。

(出示卢沟桥幻灯片)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部。建于1189年,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5米,一共有241根望柱,每个柱子上都雕刻着形态各异的石狮子。这座石桥不仅因狮子多而著名,更重要的是“七七事变”这一历史事件,使它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见证,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

(二)学习生字。

1.填写生字表。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有些字音受地方方言的影响,容易读错音或读得不准确。

如:

sh*

不能读作

sh2o

d&n

不能读作

d5n

还有的字常被误读半边音,也就是左右结构或上下结构的字,其中某一部分是个熟字,因此,这个字就被读作其中熟字的音,这是不对的。

如:衅 x@n 不能读作b4n或p4n

多音字在课文中时有出现,这种字一定要结合上下文和词来识记。

3.指导学生正确地记字形。

识记生字有多种方法,但有时同学们书写一个字时,总是多一笔或少一笔。这种错好像很小,但危害很大。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识记生字时,一定要将容易出错的地方重点指出来。

如:“蹲”字的笔画比较多,从整体来看也比较好记,一个“足”加上一个“尊”,可是“尊”字的“酋”部分,学生容易少写一横成了“ ”。

“偎”字也存在加笔或减笔的问题,右半部分的“畏”经常被同学们写成“畏”,这就真的是“画蛇添足”了。

“侵”字注意不能在“亻”里面加上一竖,写成“ ”就错了。

“歇”字左边的“曷”,不能加一笔写成“ ”。

总之,这些容易被加一笔或减一笔的字,讲授时要特别注意,一旦让学生错误成习,就不好改正了。

4.辨字组词练习(打投影)。

这一练习有助于学习辨清字形,掌握新字。

卢(卢沟桥) 厘(厘米)

户(户口簿) 理(道理)

蹲(蹲坐) 偎(偎依)

遵(遵守) 喂(喂鱼)

概(概括) 驻(驻军)

既(既然) 注(注意)

永(永远) 侵(侵略)

水(流水) 浸(浸泡)

(三)解释词语,理解重点词义。

1.解释同学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词语。

2.查字典理解重点词义。

歇后语——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

偎依——亲热地靠着,紧挨着。

形态各异——异,有区别,不相同。形状各不相同。

挑衅——找借口生事端,企图引发冲突或战争。

文物——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艺术品、武器和碑文等。

宛平——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部的丰台区。

望柱——栏杆间的柱子。

3.组织同学讨论理解词义的方法。

有些词语的意思很丰富,一时难以记全记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

如:“歇后语”一词字典上的解释是分前后两部分。教师可列出几个歇后语让学生体会。

“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孔夫子搬家——净输(书)”。

“文物”一词比较难懂,教授时可以举出一些实物来说明词义。北京故宫过去是皇上住的地方,那里的一砖一瓦、桌椅、字画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化遗产,是受国家保护的,都属于文物。

“挑衅”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用,可以把它换成我们常用的或大家都明白的词来理解,“没事找事”、“找碴”。

4.辨析近义词、反义词进一步理解词义。

做填空练习,准确掌握词义。

(1)近义词:

仔细(细心、认真)

有趣(好玩、有意思)

淘气(顽皮、调皮)

形态各异(形态万千)

大概(可能、也许)

(2)反义词:

仔细(马虎、粗心)

永远(短暂、瞬间)

偎依(远离、隔离)

淘气(文静、文质彬彬)

大概(肯定、绝对)

(四)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对卢沟桥石狮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这篇课文一共有三幅图,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形象地展示了卢沟桥的石狮子。教师可指导学生找出每幅画上的石狮子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样不仅促使学生观察,还能有力地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幅大图是卢沟桥一侧的全景,可以看到卢沟桥的栏杆间有许多柱子,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狮子。这些狮子的基本动作是一致的,都是半蹲或坐在石柱上,高矮胖瘦也都相差无几。两幅小图则是石柱上狮子形态的特写,有大狮子,也有小狮子,它们的形象都很可爱,都有自己的特点。

通过观察,同学们对卢沟桥的石狮子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就能够比较容易理解。当然如果有条件,课前到卢沟桥上走一趟,就更好了。

(五)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的结构,分段,概括段意。

1.理清课文脉络。

这篇课文结构很清楚,学生们分段不会有难度。因此教师可稍做提示,请同学们找出课文哪些自然段写得最有趣,最具体,重点是抓住卢沟桥狮子的特点。这样就找准了重点段,再看开头和结尾,段落就可以分清了。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第3自然段)

第三段(第4自然段)

2.学生默读课文,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段意。

提示:用抓重点句的方法归纳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第二段:卢沟桥的狮子形态各异。

第三段: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六)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为进一步分析课文做好准备。

(七)布置一项练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解词,同学们已了解了歇后语的意思,也就是说话时,故意隐去后面的部分,只说前面的部分,让别人通过比喻去领会它的本义。请同学将下面几句歇后语的后半部分补充完整。

(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2)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3)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4)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真观察图画,结合课文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作为“七七事变”发生地的历史意义,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理解重点词语,练习用“甚至”、“大概”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认真观察图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对卢沟桥的特点及狮子形状的描写,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

了解卢沟桥作为“七七事变”发生地的历史意义,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了解了歇后语的内涵,它由喻体和本体两部分组成。那么,“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本义是什么呢?

(这句歇后语的本义是卢沟桥的狮子多。)

对,说明狮子的数量多。卢沟桥到底有多少狮子,它们又有什么特点,以及这座桥在历史上有什么意义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二)学习第一段:

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卢沟桥举世闻名,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卢沟桥最大的特点是狮子多,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可以说明这一点)

板书:桥的特点 狮子多

师:这座以狮子多而著称的桥怎么又说是“联拱石桥”呢?

(这座外形呈弧形的桥是石头做主要原料建造的,这种设计能够承受较强的压力,技术性强。因为这座桥是11个拱组合为一体的,所以叫做“联拱石桥”。)

板书:技术高

的确是这样,请同学们围绕这座桥的年代和建筑特点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这座桥建造于1189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而且技术高超,这座桥坚固、雄伟、美观。我想,在近千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能建造这样的桥梁,我很敬佩,说明我们的祖先是很有智慧和创造力的。)

板书:年代久

在总长约265米的桥上有241根望柱,而每根望柱上都雕有狮子。我想如果每根柱子上都有一个狮子,那是不难数清的,可是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为什么?第二段有清楚的描写。

(三)学习第二段:

1.首先请同学小声读第二段,然后想一想“这些狮子真有意思”是什么句子?在全段起什么作用?

(这是一个总起句,也是这段的重点句,概括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这句话讲了卢沟桥的狮子“有意思”。那么卢沟桥的狮子到底怎么有意思?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请同学们画出有关词语并加以说明。

(“有大有小”,卢沟桥的狮子之所以数不清,是因为每根望柱上不是一个狮子,有大狮子,也有小狮了。大狮子高大,轮廓分明,小狮子小得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板书:大小不一

卢沟桥的狮子不仅有大小之分,它们在形态上也千差万别,形态各异,非常可爱。

板书:形态各异

这一部分利用投影学习,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也利于背诵。

2.请一位同学读这一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幻灯,比较幻灯片上描写狮子形状的文字与课文中的文字有什么不同。

出示幻灯片A:

(这张幻灯片中少了课文中的“有的……好像……”和最后一句描写狮子形状的文字。)

出示幻灯片B:(复合在A片上)

增加进去了“有的……好像……”

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这是一种什么句式。

生:(排比句式。)

同学讲得对,可是这些句子的前半部分“有的……”写的是狮子的什么?后半部分“好像……”跟前半部分是什么关系呢?

(“有的……”写的是狮子的形状,“好像……”写的是根据狮子的形状而作出的想象。)

出示幻灯片C:(复合在A片的上方)

同学们刚才提到幻灯片上还少了一句话,是哪句话呢?请一位同学朗读这句话,请同学们比较这句话在写法上与前四句话有什么不同。

出示幻灯片D:(复合在A片下方)

(这句话与前句话位置有所颠倒,先写了想象,后写的才是狮子的形状。)

出示幻灯片E:(复合在D片下方)

由此可以看出,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这段文字,请同学们讨论这段描写的特点。

(这些描写用了拟人化手法,都显得很形象、生动,而且非常拟人化,使人感到这些狮子很可爱,很有灵性。)

板书:

这一段中“甚至”一词更强调了小狮子“小”,“大概”则有猜测的意思,在我们的生活中怎样使用这两个词才合适呢?找同学做造句练习。

甚至——爸爸每天早晨都出去跑步,甚至下雨天也不间断。

大概——小明今天没有来学校上课,大概是生病了。

课文列举了五种狮子的不同形态,这足以让我们为栩栩如生的描写而激动。可是,在241根望柱上只有这些可爱的形状吗?

(不是,还有更多的形状不同的狮子。因为篇幅所限,不能把所有狮子都描写一遍。)

课文什么地方谈到了这一点?

(这一段最后有一个省略号,这个符号说明了卢沟桥的狮子还有很多很多的形状,远不止这五种。这里的省略号说明了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劳动人民创造了伟大的奇迹。)

这一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也是课文要求背诵的。因此,讲授时要细致、具体地点出重点词并板书,让学生充分认识狮子的各种形状,教师也可以利用投影片,请同学们做填空练习,以加深对这一段的印象,并练习背诵。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 )。( )有几十厘米高( )几厘米,( )连鼻子眼睛都( )。它们的( )各不( ),有的( ),好像( );有的( ),好像( );有的( ),好像( );有的( ),好像( );有的( ),被大狮子( )。

同学们分析得很准确,正是因为每根望柱上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所以才难以数清,真是这样吗?课文已告诉我们一个准确数字,请一位同学读这句话。

(“文物工作者早就数清了,总共是498只。”)

“文物工作者”是专门从事研究、保护文物工作的人。他们已经数清楚了,请同学们作为小知识记住这几个数字:卢沟桥建于1189年,全长约265米,有241个望柱,498只石狮子。

师:这座桥除了以狮子多而闻名,历史上还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使这座桥具有了历史意义。请看第三段。

(四)学习第三段:

请同学默读课文,思考历史上在此地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在卢沟桥发生。由此抗日战争正式开始,这次历史事件也称为“卢沟桥事变”。

师: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强盗行径,也不会忘记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的英勇行为。因此,卢沟桥不仅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创造和斗争精神的象征,也是日军侵华的罪证,这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板书:七七事变 历史意义

(五)总结全文,点明写作特点,揭示文中思想。

师:《卢沟桥的狮子》概括地写了卢沟桥的特点:年代久、技术高、狮子多,又具体地写了狮子的特点:大小不一、形态万千。使我们从这些特点中体会到: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七七事变”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也很大,因此使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板书:文化遗产

这篇课文通过对卢沟桥及其狮子的详细描写,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同时也抒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感。这就是本文表达的思想。

板书:聪明才智 爱国情感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第二自然段

卢沟桥 卢沟桥座落在北京的丰台区宛平城内,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桥。(第一课时导言部分有详细介绍。)

七七事变 1937年6月开始,日本侵略军在北京(当时称北平)的宛平县卢沟桥龙王庙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7月7日夜间,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军队拒绝后,日军就向卢沟桥发起全面进攻。当地中国驻军奋起抗战,由此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了。因为这次历史事件发生在卢沟桥,所以又称“卢沟桥事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走过四季
感受自然作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走过四季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拒绝自然
我从报刊中学到了语文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我从聊天中学到了语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感受自然_秋天篇
我从广告中学到了语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如何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质量
甲供材料流程
测量在钢箱梁顶推施工中怎样实施监测
困扰建筑抗震工程的五大乱象亟待克服
试论建筑节能墙体保温材料的对比
通廊式居住建筑
试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客货升降梯安装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
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定义
无线测试塔工程复合土钉墙支护施工方案
防木材变形要保持含水率稳定
工业建筑特点与分类
道接口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帽小常识
《月球之谜》 范文习作
《月球之谜》 第二讲义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考点练兵1
《月球之谜》随堂练习 提高篇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范文习作
《月球之谜》 考点练兵1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教案讲义2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重难点分析
《月球之谜》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考点练兵2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知识点精析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教师语录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月球之谜》 第一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