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为了忘却的记念

为了忘却的记念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为了忘却的记念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见词语表);

2、分析探讨课文题目的意义;了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概括全文的主旨;

3、归纳课文各部分大意,并能说明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重点

1、探讨文章主旨。

2、揣摩重点语句。

学生阅读《为了忘却的记念》,完成并思考:

⑴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⑵课文题目是不是一个病句,应该怎样断句,如何理解?

⑶文章中提到了三个典故,要求能够口述给别人听。

⑷课文共五部分,在每个序号后写下本部分大意。

⑸理清每部分大意后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

⑹通过阅读课文,比比能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包括文意、思路、语言等方面。)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辨识下列挽联或对联分别是写的哪一历史人物,借此激发学生兴趣。(挽联或对联可用投影仪出示。)

①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②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人木三分(蒲松龄)

③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二、温故知新

1、提问:谁能给大家讲一些关于鲁迅先生的事?

2、提问:就你的了解,谈谈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提示: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看法:

①厉害,不容易接近。在唐弢先生的《琐忆》中谈到当时社会上的议论:“……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爱骂人,……睚眦必报,……不容易接近。”而且鲁迅先生的文章言词犀利,针砭时弊,入木三分。

②感情丰富。如《故乡》、《孔乙已》、《阿Q正传》等小说都表现了作者对下层民众生活的同情与命运的关注;当朋友被反动派残暴地杀害后,作者表现了极大的悲愤,如《记念刘和珍君》。

③为人正直,勇于自我剖析。如《一件小事》。

师生共同回顾:《记念刘和珍君》是在哪个历史事件之后写就的?(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作者在行文中的感情线索是什么?(“悲愤”)

导入:1926年3月18日的那一幕,令鲁迅先生铭心刻骨,五年之后,反动派再次向进步青年举起屠刀,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惨遭杀害,鲁迅先生又一次失去了好朋友,中国又一次失去了好青年。试想,鲁迅先生会怎样?是沉默还是高声呐喊?

补充新知并简介文章背景。

1、“左联”:全称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由文学研究会、创造社、鲁迅先生发起的进步青年所组成的文学组织,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当选为常委。“左联”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工作方针,主张“对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持、持久,而且要注重实力”。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均参加了这一进步组织。

2、文章的时代背景:课文所写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配合反革命的军事“围剿”,他们一方面利用反动文人对抗革命文艺运动,一方面采取查禁书刊、封闭书店、逮捕、暗杀左翼作家等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手段“围剿”左翼文学。1931年1月17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大批“左联”作家被通缉,鲁迅先生也时刻面临着被捕的危险。但鲁迅先生毫不畏惧反动派的淫威与屠刀,在闻知柔石等五位青年遇难的消息后立即发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等文章,强烈抗议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里。即1933年2月8日,鲁迅先生用饱含血泪的笔,带着无限悲愤的感情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纪念性文章。

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注音:

竦sǒng(通耸)裴péi(姓)孺rú(小孩子)化huā(同花)偈jì(佛经中的唱词)涅nièpán(超脱生死的最高境界)赎shú(用财物把抵押品换回)什shí(多种的、杂样的)挈qiè(携带)雏chú(幼小的)缁zī(黑色)

词语补释:

隐约其辞:由于某种原因说话或写文章故意不把意思直说出来。隐约:使不明显,不清楚。

欣幸:欣喜而庆幸。

郑重其事:对事情的态度严肃认真。

刚健质朴:坚强有力,朴实而不矫饰。多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文艺作品的风格。永诀:永别。

依稀:仿佛。禁锢:束缚;强力限制。淤积:(水里的泥沙等)沉积。

延口残喘:延长一口残存的呼吸,意为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明珠暗投:旧时比喻怀才不遇。这里比喻好东西落到坏人手里。惴惴:忧愁,恐惧。这里是担心的意思。P77注⑤

情随事迁:心情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人心惟危:人的心地险恶难测。语出《尚书·大禹谟》急于事功:做事急于求成。积习: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眷眷:怀念,依依不舍。拳拳:诚挚恳切。注意加点字的读音与划横线词语的意思:竦(sng)身不屑(xi):不值得隐约其辞:含糊、不清楚。素不相识:平常,向来。曲(q)译惴惴(zhu):忧愁,恐惧,担心。挈(qi)妇将雏:拉住。缁(z)衣累及:牵连到。

2、由学生质疑,教师订正并补充个别字的音、义。

师生共同研究,探讨课文。可从预习题入手。

1、先找同学给大家讲讲文章中的三个典故。

2、哪些同学愿将自己归纳的各部分大意介绍给大家?

第一部分: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交往。

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及冯铿)。

第三部分:写白莽与柔石的被捕。

第四部分:写柔石等“左联”五位青年作家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

第五部分:抒发了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之情,表达了对反动派的必然灭亡、人民革命战争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

启发学生质疑:明明是一篇纪念性文章,可作者却用上了“忘却”这个词,是否有些不妥?为了忘却的记念→为了摆脱痛苦轻装上阵更好地战斗,用战斗来记念烈士

一、与白莽的交往

二、与柔石的交往

三、柔石、白莽被捕

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

四、五人遇难→→怒向刀丛觅小诗

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

五、抒发悲愤→→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

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再说起他们的时候

第二课时

引鲁迅1932年写的《七律》(亦称《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研习新课

(一)先由学生质疑,教师补充,然后师生共同讨论:

1、第一段能否删去?

2、第二段中提到:“……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其中“不改”者、“不愿”者,“不屑”者各代表哪类人?

3、在鲁迅的印象中,白莽是怎样的一个人?(或者说白莽的性格特点怎样?)

4、作者和白莽第三次相见时,白莽才告诉作者是“一个革命者,刚由被捕而出”,这说明了什么?

5、第一部分末尾处,为什么要提及给白莽送书是托柔石送去的?

(二)研读第二部分:

1、讨论:柔石是怎样的一个人?(到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并加以分析。)

提示:①为人随和,单纯、善良。(“迂”)②联系全文得出柔石是一位认定真理就一往无前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好青年。(硬气)

2、深入领会作者把柔石比附方教孺的用意。

提示:柔石和方孝孺在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将为后人敬仰和赞颂;同时,作者用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进步青年的罪行,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刻的揭露和控诉。

(三)思考第三部分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前两部分分别记述了作者与白莽、作者与柔石的交往,这一交代了白莽、柔石的同时被捕,由此过渡过记叙五人被捕,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可以说这一部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研读文章的第四部分:

1、讨论并概括第四部分的主要信息。

提示:①与柔石最后一次见面的原因、情形、时间。

②作者也因此而受到了株连。③烈士在狱中的情况及其遇难。

④痛悼烈士,控诉敌人的罪行。

⑤略及李伟森、胡也频、以白莽的诗作结。

2、研究探讨以下问题,深入领会作者的无限悲愤之情。

①作者提及《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典故有什么用意?

提示:这个典故是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镣、罪名杀害了岳飞,柔石被害的案情也是“谁也不明白”;秦桧捉拿道悦,与国民党反动派要抓鲁迅又非常相似,暗示了这个社会有如秦桧当道的时代。当然,鲁迅先生对道悦自行涅的做法是不赞成的,他并不像道悦和尚那样束手待毙,而是“逃走”,保存实力,继续战斗。

②“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区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思考:画横线的句子可不可心删去,为什么?“原来如此!……”中“此”指代什么?叹号和省略号各表达什么作用?试把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说出来。

③结合课后题中围绕《惯于长夜过春时》所设的练习展开讨论,教师负责归纳。

(五)师生共同朗诵第五部分,深入领会作者的感情。

1、引导学生质疑:这一部分和前四部分大的不同是什么?(抒情色彩更重。)

2、研究探讨:作者说:“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现在我懂了。”作者到底“懂得”了什么?

归纳:将自己当时的处境与心情同向子期相比,意在揭露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与司马氏以杀夺手段建立的晋朝一样,在政治上都是极端黑暗腐朽的,人们稍有不慎,都可招来杀身之祸。因此,正直的人是没有言论自由的,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统治下,确实是“无写处”的。

3、揣磨语句含义:“夜正长……”提示:作者意识到革命斗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必须摆脱悲哀以进行更有效的战斗,坚信反动派必然灭亡,正义事业一定胜利。

(六)小结

1、文章涉及的人较多,材料又很零碎,但文章的结构安排却显得十分严谨,这是为什么?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提示:这主要得益于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写作此文时的真情实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随时随地地积累总结,作文时以“吾手写吾心”为宗旨,克服“假、大、空”话。

2、作者三次用典,增加了文章的力量,简要评述。

提示:三个典故都紧紧围绕对革命烈士崇高形象的歌颂,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刻揭露面展开。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文明只差一步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文明只差一步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文明只差一步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刍议现代城市色彩建设
鲁班尺标准尺寸考证
再谈建筑工程审图要点
最新高校建筑系排名
住宅户型设计要点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
浅论建筑工程整体地面的施工
全国建筑学专业分档排名
试论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发展和衰落
关于土木同学考研和立马工作的犹豫
房地产——回归理性的思考
2012年全国建筑学专业分档排名
城市规划专业的学校排名
项目建议书的概念
各专业实习报告汇总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训练素材
《我不是最弱小的》考点练兵2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同步作文 朋友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重点问题探究
《我不是最弱小的》考点练兵1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整体阅读感知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重点字词梳理
《我不是最弱小的》美文欣赏 聪明的虾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随堂练习 巩固篇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同步作文 烧蚁球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同步作文 马是人类的忠诚朋友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重点字词的意思
《我不是最弱小的》同步写作范文 暴风雪前的温暖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考点练兵 积累篇
《我不是最弱小的》趣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