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电教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电教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2

电教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提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不断地运用到课堂中来,并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我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写好作文。

【关键词】: 电教媒体 作文教学 写好作文

新课标指出:“应当发挥学生的潜力,创造各种机会,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作文教学,不但花很多时间、精力,而且效果不佳。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呢?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该发挥电教媒体优势的优势——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教师凭借电脑多媒体提供的技术、优势向学生提供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学生能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写好作文。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1、从内容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没有作文兴趣往往是由于学生不善于观察,拿起笔来不知写什么。所以,我在指导学生写“记一次参观活动”前,先带他们到“白水寺”参观。并把参观过程用摄像机录下来,制成录像片。在作文指导课是,配合作文指导播放参观的录像,并指导学生边看录像边讲解。学生争先恐后,个个讲解的兴趣非常高,争着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景点。我再针对学生说得不具体的地方重播或定境,引导学生掌握观察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然后再让学生正式作文。这时,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因此,作文兴趣特别高。

2、创设情境,激发作文兴趣。

能牵动情感中产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现代媒体尤其有利于创设情境,我在指导学生写一海外侨胞班队活动时,摄下了学生拔河比赛的镜头。是作文课时,先指导学生怎样记一次班队活动,然后放录像,学生们随着镜头又仿佛回到活动中,个个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我把镜头定在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神态、动作的表现时,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这时,学生随着镜头观察、想象、练说,说完再片断。由于学生有真情实感,所以就有兴趣作文。

3、形式灵活多变,激发作文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鲜,有趣的东西。所以,我在使用现代媒体时注意灵活多变,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作文兴趣。比如:作录音机录下清晨有代表性的各种声音:汽车声、脚步声、鸟声……进行“引听录音想像作文”实验;用电脑动画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作文;用录相机放出春天的美景,进行情境作文等。

运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能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学生突破习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难点,掌握写作技巧,是高级的智力劳动,要让学生在心理上不紧张,不畏难,靠大谈作文意义、重要性之类的抽象道理并不能奏效。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直观、形象、新颖的感染力,可视性强的多媒体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联想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参与习作活动,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视写作为乐事。如:完成“范文引路”环节后对学生说:“为了明年的葡萄有更多的人来姚岗品尝葡萄,我们到葡萄园观赏观赏,看看葡萄有哪些地方惹人喜爱,然后写信向外地的亲朋好友介绍,好吗?”接着电脑显示,随着欢快的乐曲声,屏幕上呈现出一片葡萄成熟的丰收景象。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个个目不转睛地望着悬挂在树上的葡萄,堆满筐的葡萄,剥开皮的葡萄,如临其境,如闻其香,如尝其味,情不自禁地小声议论起来。一个学生说:“葡萄成熟时,当你走进葡萄园,就能看到树上一串串鲜红的葡萄沉甸甸地挂在树枝上,阵风吹来,葡萄摇,好像在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品尝美味可口的佳果呢!”学生说完,再次电脑显示,选择“葡萄林”、“一串串葡萄”、“葡萄外形”及“葡萄肉”等特定镜头定格,要求学生有顺序地抓住特点观察、描述。学生个个都会仔细看、认真想、大胆说。

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运用多媒体中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让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交替使用,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能很快抓住事物的特点,做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又能学会“从整体到部分”、“有外到内”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有话会说”,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率。这种效果,不但能使学生对写作过程和写作结果产生成功的心理体验,而且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观察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只要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写好作文。即教学生如何摄取有效信息,提高信息输入率和质量,增强作文的感性材料。多媒体在显示中可有意定格,重播再现等功能,可为教学提供可控观察。在讲评时还可以结合电脑显示将学生作文片断同步播放,供全体学生对照评析,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去观察,体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帮助学生再现感知阶段的物象,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飞跃。在组织学生观察事物之前,可事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提出要求,学生要明确观察的目的、要求、内容及重点,明确观察任务。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出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认识。如游公园,可事先要求学生要把公园的景物特点观察清楚,如湖面上的景物、游人;观察某个娱乐场所,可重点观察人物活动、表情、场面等;观察某种动物,可重点观察它的毛色、姿态、动作等细节都要写细致。例如:以《可爱的小猫》、《我家的狗》、《美丽的大公鸡》等动物命题的作文,可选取对其形态、动作、睡眠等描写的画面,按照说明顺序,重新组合,并给学生显示,使学生从中了解和细致观察其属性,从各种感觉去体会电脑上动物的形态各异的姿态,并抓住其特征,学生就会按作文要求,边体会老师的指导,边组织自己的文章,他们在观察中轻松地完成了作文,也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没有细致准确的观察,学生就不能把话说清楚、把作文写具体,因此指导学生观察在作文中就显得格外重要。尽管在作文教学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观察,但由于受时间、地点、观察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观察往往不能进行得十分细致、深入,以致学生对事物仍然会缺少足够的了解,写起文章或条理不清,或内容空洞。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则完全可以解决这些不足。它不仅能打破时间的界限、地域的阻隔,将事物展现于学生面前,而且能使该事物反复出现,以加深学生对它的印象。例如,指导观察秋天的桂花树,我用摄像机把桃花树摄录下来,然后在屏幕上播放,先采用远镜头让学生观察整体,再用分镜头看它的干、枝、叶、花,指导学生掌握“先总后分”的观察方法,尔后进行叶的特写,让学生观察叶的颜色、形状,再进行花的特写,同样让学生观察花的颜色、形状,最后播放桂花树的静态与在风中摇曳时的动态,指导观察桂花树在静态中与动态中的不同情景。这样,学生观察有序细致,写起来也就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了。

三、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思维写作能力

新课标指出:“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而由于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对周围的人、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不懂得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积累材料。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图、文、声像的特点,对要训练的内容都有可以形象地展示出来,并且对需要观察的画面进行任意定格、重播等,为学生提供可控观察。这样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事物,使他们观之有法,察之有序,然后再把所观察到的事物、联想、思想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出来。

如指导学生写状物文《孔雀》时,运用多媒体网络展示了孔雀的外形以及它吃食、行走、开屏、睡眠等情景,并对孔雀的“头一脖子一身子一尾巴”进行镜头定格,在观察头部时,学生们发现孔雀的头上长了几根翎毛,与其它鸟类不同,,然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用比喻的句子来描述头部,一位学生说:“孔雀的头上长了几根翎毛,像一把蓝色的小扇子。”一位学生在描写孔雀尾巴时说:“美丽的羽毛展开了,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当学生把孔雀各部分都能抓住特点,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述后,然后回到整体上来,这样,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并按“整体一部分一整体”的顺序进行细致观察,并展开想象,由说到写,学生对写作文就不再“望题生畏”了。

四、运用电教媒体,以说促写,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电教媒体进入课堂,为学生的说创设了的情境。以指导学生写“可爱的小动物”为例,当学生观察了小猫后,教师很自然地用一句过渡句:“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不信你们瞧!”“空格”键一按,屏幕上显示出40多种小动物。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学生面对这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欢呼雀跃:“呀!怎么有这么多小动物?”“有趣!”教师紧接着问:“想不想给大家介绍?”“想!”学生的表现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请你按老师诗讲的观察方法加以观察,然后选一只你最喜爱的小动物向大家介绍,比一比谁是最佳解说员。”鲜明生动、声情并茂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学生想说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同桌对说,小组讨论,大家交流,学生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个个说得开心,这也为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想象写作能力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通过教学实践证明,网络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利用活生生的画面和音像刺激感官,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使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不仅能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还能使文章生动活泼有趣。使其认识得到升华。如在描写菊花时,为使学生的文章写“活”,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描写菊花时,有的学生在品种繁多的菊花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花黄叶绿的金丝菊。想象它的美丽,把比它成一个美丽的姑娘,细细的花瓣就姑娘那细长、柔软而富有弹性的金发,一根一根向下倒垂着,多像那刚刚洗过头的少女,把头发随随便便地披散下来。学生这样展开合理的想象,文章便生动活泼了。

如:三年级有一项内容为《蓖麻》的看图作文训练。一般来说来,城市的孩子没有亲眼见过蓖麻的生长情况更没有亲手种植蓖麻,即使老师讲给他们听,蓖麻的生长过程也很难在他们头脑中形成。教这次作文时,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动画演示了蓖麻的样子和从蓖麻籽破土到果实的成熟收获等生长的全过程,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合理的想象,有条理、生动地描绘出蓖麻的生长过程。

总之,由于小学生生活范围比较狭窄,阅历浅,实践少,所以,写作文时常常感到材料贫乏、无从下笔。而运用电教媒体,教学作文,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中的某些情、景、事、物搬进课堂,真实地展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增进了学生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和体验,学生就能写出自己的作文来。在此基础上,做技巧指导,再让学生适当多练,学生的作文能力大大提高了,我相信作文教学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中国论文网《现代化教学手段——作文教学的好帮手》

姓名:杨凌 出生:1968年 性别:女 籍贯: 湖北省枣阳市

职务:小学高级教师 学历:本科 主要研究方向:语文

作品:“五优”作品曾多次在湖北省电教五优作品评选中获得一、二等奖。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舅公的夸奖
寒假真快乐
我爱春天
找春天
我喜欢上学
体育广场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修老师
我喜欢小鸭子
开学了
我爱小草
围棋邓老师
最快乐的一件事
我的家
山村雪景
给枣树涂雅霜
“美声”在长笛教学中的运用(1)
关于中国当代舞剧创作问题的分析详细内容(1)
论高铁工程高压输电线路改造验收重点项目
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论析(1)
中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问题浅析及改进措施
舞蹈中的语言艺术详细内容(1)
桥梁路面裂缝防裂措施分析
中国舞蹈资源的文化人类学探索向度详细内容(1)
润物细无声——浅谈声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1)
六十年代出生的舞蹈创作群体详细内容(1)
舞种风格与个性创作的双向认可详细内容(1)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详细内容(1)
浅析中国汽车交通事故技术鉴定
中国高铁“张总设计师”官场秘闻
从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的第一乐章(1)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三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二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之一
《我是什么》
《美丽的小路》教案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之二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之三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一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之一
《松鼠和松果》教学片段实录及教学反思
《月亮的心愿》教学片断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