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略说文言文教学的取向及操作_语文论文

略说文言文教学的取向及操作_语文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2-21

略说文言文教学的取向及操作_语文论文

 

中学文言文教学究竟要把握在什么样的位向上?对这个问题,必须提出明确的界释和可操作的要求。因为这是关涉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为此,我们先看看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有关界述。

1963年教学大纲规定:“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78年拨乱反正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86年教学大纲规定:“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92年新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规定:“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此外,1986年和1990年的大纲,都在“阅读能力”部分列出各年级阅读文言文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梯层分明的不同要求。不过,1990年前的四个教学大纲,都把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作为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共同取向,只是1992年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提法与前四个大纲略有不同,但基本要求和1990年前的大纲没有差别。

那么语文界的先辈们为文言文教学又提出过什么要求呢?这里,我们不妨听听吕叔湘先生的话:“教学文言文的目的,……有四种提法:一、为了了解现代文章里出现的成语和典故;二、为了欣赏古典文学作品;三、为了接受文化遗产;四、为了写好白话文。”(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吕先生在评议一、四两种的提法颇有不妥之处后,全然肯定“应该认真考虑的是二、三两种提法。”至此,我们综合教学大纲的界定和语文前辈的论述,同时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确切取向是:学习必备的文言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努力接受和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初步学会赏析优秀古典文学作品,积极吸收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精神,全面提高青少年文化素养,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也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总体目标要求。

如何实现为文言文教学设定的目标要求呢?这要靠教学全程的切实有效的操作来实现它。吕老先生说:“接受文化遗产非具有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不可,也就非有基本训练不可。”(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吕先生把是否具有“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作为能否“接受文化遗产”的先决条件,而能否具有“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则全靠“非有基本训练不可。”这就是说,“基本训练”是培养“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的必由之径,而“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的形成,则是“基本训练”的必然结果,它们二者之间是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文言文教学正应从这里起步,在教学中,着力不懈地抓实抓好下面几项基本训练。

抠紧字词认读

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文言文字词的构成,除与现代文相同的常用字词外,教学中最应重视的是:通假字、古今异读字词、古今相异字词、古代专用字词、冷僻字词。这五类字词,是学生自由阅读文言文的拦路虎,教学中必须首先解决它们。当然,阅读文言文,要用普通话读准字音,这是无疑的。但是,一些特殊字词的读音,仍要按古字音认读,如“可汗”(ke han)、单于(chan yu)等,都要指导学生准确认读,切不可读错。其次,要精确认准字形。辨认字形,注意力要放在通假字、象形字、形声字上,尤其要重视形声字的认读。指导学生通过辨析字形结构,准确把握字意。再次,要准确理解字词义,这是抠紧字词认读的目的。吕叔湘先生指出:“难字固然要注意,常见的字更需要注意。常见的字大多数都不止一个意义,而这些字又常常有时代限制不但不能用现代的字义去理解古书,并且同是古义也不能用后起的字义去理解时代在前的文字,特别要留意的是与习见的意义相近而又不同的意义。”(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吕先生的话为我们理解文言文指明两个要点:一是要注重大量存在着的一字多义的理解,二是要特别留意古书字义的时代变化,切不可用今义解古义。这一点正是现今文言文教学必须加强的薄弱环节。

学会句意转换

这是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关键。理解句意靠理解词义支撑,因此,教学中要把理解字词义放在首位。理解字词义,虚词为辅,实词为主,实词中又以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为最。要指导学生运用归类、比较、列表、调换等方法,理解字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准确意思,这是能否准确转换句意的关要之处。要在反复训练中让学生会学“保”(保留人名、官名、地名)、“调”(调换句中的词序和句子结构顺序)、“补”(补出句中省略成分)、“去”(去掉不切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的语词)等转换句意的方法,使之成为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的技巧。要对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句表达习惯的异同进行比较,让学生按语言表达规律实现古今顺意的准确转换。

练习文句诵读

这是训练学生养成文言语感的有效之途。对此,叶圣陶先生早有论述,他说:“读法通常分为两种:一种吟诵,一种是宣读。无论文言白话都可以用这两种读法来读。”(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但现今文言文教学都未能认真实践叶老提倡的这两种读法。虽然诵读文句的训练各有分差,但训之有效、终成良习的几步总是切不可错过的。一是默念通读。这种读法多用于预读、自我感知文句的阶段。要让学生自查字典认识生字生语,运用注释自解文句大意,在边默读、边解难字难句中,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同时列出疑难之点,准备发问解疑。二是宣读文句。这是在学生课前默念通读的基础上,“依照对于文字的理解,平正地读下去,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宣读是最基本的诵读训练,它要求学生放开喉管,张口朗朗诵读。借此,一可检验默念通读的理解程度,二可在宣读中进一步促进理解文句内容,真可谓一切二得。三是吟诵。叶老说:“文言的吟诵,各地有各地的调子,彼此并不一致;但是都为了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吟诵之妙,贵在以声传情,情随声出,声情并茂,这样,既可传递文句自身的情味,又可宣泄学生自我体悟文句的感受。这种诵读文句的训练,已步入理解文言的佳境,非有通读、宣读做铺垫不可,更少不了老师示范、耐心指导、反复训练的功夫。实践显示,训练诵读之法,全在激发学生目之视之、口之诵之、耳之聆之、脑之思之。发挥目、口、耳、脑的整体功能,对文言词句进行由音及义、由形及义、由表及里的全面感悟,经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天长日久的磨练,便会逐步养成文言语感。

注重读背积累

这是接受承继优秀文化遗产的奠基工程。俗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吼”,这是说没有足够的量的积累,便不会有质的飞跃。现行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篇目占全套教材总篇目的20%左右。教学这些文言课文,要求学生学过之后都能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这是万不可降低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对编者规定背诵的篇章、句段,要一律字准句确的背出来,并能手写无讹,呼之即出。这是铁板一块的定规,教学中不可打丝毫折扣。抓住课本文言篇目的读背积累,这仅算有个“基本口粮”,还不能称“温饱”,更算不上“小康”。教师应从课本篇目出发,再精选若干类似篇目,供学生阅读欣赏。引导学生运用课内所学文言知识,自读自解课外选篇中的疑难;教师可在课外,解疑答难,指导欣赏,也可在教课本篇目时适当联系课外相关篇章,举一反三,内外结合。还可指导学生把高初中所学文言课文中的名篇佳作、名言警句、文化掌故、文化文学常识等分门别类,梳理成条,以利记忆,这是加强积累的好办法。总之,读背积累这项基础工程的实施,全在坚持要求,着意做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当我们学生头脑中的优秀文化精品愈积愈多时,我们学生的人文品位也便会渐渐提高起来。

编导专题赏读

这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较高层次的训练。只有这样的训练,才能使学生深刻领悟古典作品的丰厚底蕴和精美的艺术方法。进行这项训练,首位在选好赏读专题。确立专题,可按中国文化文学发展史列出若干专题:如诗经赏读,诸子散文赏读,史传散文赏读,南北朝乐府民歌赏读,唐诗赏读,宋词赏读,等等,使学生在掠览祖国文化文学发展史的长廊中,认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辉煌轨迹,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亦可按同一文学体裁的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作品作比较赏读,让学生欣赏文化长廊中镶着的一颗颗璀灿明珠的奇光异彩;还可就作品的内容列成赏读专题,如赞美爱国精神、高尚情操的,揭露黑暗腐朽制度、关心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歌颂祖国山河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的等,使学生从多层面的赏读中汲取优秀精神营养,塑造他们的完美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感。赏读专题列好后,赏读方法的指导是否到位,则是赏读训练成功与否的关键。要指导学生学会从时代背景、作家的生活经历、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品的结构谋篇、作品的艺术技巧等方面,全面客观评价分析作品,特别要指导学生学会从参考前人的评价中有主见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极好机遇,对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成长将大有裨益。赏读活动的形式要灵活多样:教师课堂示范,师生同台赏读,教师指导学生赏读,学生自主赏读,请专门家作赏析报告,等等。赏读形式的安排,要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赏读,有益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指导古为今用

这是阅读文言文的归宿。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古为今用,教师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一是语言材料的充分积累。对课文中的成语典故、名言佳句、优秀诗、词、文的篇段,均要学生熟记背诵,鼓励他们在口语、习作、生活中灵活应用。二是指导学生继承弘扬古代文化遗产中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反抗残暴,争取自由,舍生取义,追求真善美等优秀传统道德精华,培养具有社会主义道德精神的新一代。三是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提高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充分发挥汉语文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总之,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有古为今用的训练,内容极为丰富,施用的方面也极其广泛,对学生的教益也深刻而久远。因此,这是一个值得用心开掘的宽广领域,是文言文教学争取高效发展的用武天地。

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确定地位是无可争议的,但是,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大潮中面临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根据时代发展方向,融会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探求文言书面语与现代语的最佳结合点,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第一次学骑自行车
小金鱼
鲈鱼
书法课
一件让我后悔的事
一次有趣的游戏
美丽的小叶女贞
我最难忘的事
放风筝
爬山
给奶奶送点心
长颈鹿的长围巾
我第一次看雪
调皮的小虾
小鸟别害怕
香日德河流域水资源地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
超大型混凝土搅拌楼在龙滩水电站应用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浅议
基于原位旁压试验的地基非线性沉降
弧形钢闸门流固耦合自振特性分析
引水发电洞进口及出口高边坡稳定分析计算
铁路列车振动荷载对临近电排站及堤围的影响分析
顺德三杯茶险段整治工程试验研究
劈裂灌浆技术在普宁三坑水库除险加固中的应用
潮州大桥工程防洪影响评价分析
数值波浪水槽中的斜坡式孔隙结构规则波消波研究
用三种方法(程序)进行某拱坝的计
感潮河网水动力模型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汕尾电厂进港航道疏浚悬浮物扩散数
CM三维高强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切线模量法
《白杨》随堂练习 巩固篇
《丝绸之路》作文指导二
《白杨》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白杨》考点链接之相关文章阅读
《白杨》教案设计之讲解篇
《白杨》随堂练习 提高篇
《白杨》考点练兵 积累篇
《白杨》重点问题探究
《白杨》重点字词梳理
《白杨》趣闻故事
《白杨》同步作文之范文欣赏
《白杨》教学设计之体味篇
《白杨》同步作文之训练素材
《白杨》老师语录
《白杨》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