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指导学生写观察作文一例_语文论文
要认识事物,就要亲自去接触事物,去感知、体会、归纳。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就是在反复实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创立了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要指导学生写作文,也必须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全面、仔细地观察和了解,并将观察、了解所得随时记录下来,经过思考、分类、整理,先用通顺流利的口语按一定顺序、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来,然后再写成中心突出、条理清晰、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例如,我上劳动课“擀面条”一节时,课前准备齐全擀面条用的一切材料和用具,上课后先创设情境,启发一名乐意示范的学生实地操作,其他同学观察。观察时我向他们提出如下要求:一是纵观课堂的气氛;二是看操作程序,细看示范动作;三是看事情的结果,并做好观察记录。
这节课结束时,许多同学写出了比较好的作文。其中一位同学是这样写和面的:“赵晓娣可真是个擀面条的能手。你瞧,她量好面粉,倒入面盆,用温水化了一小撮食盐,一边慢慢地倒水,一边用右手把面和水拌成‘穗’,并迅速将面穗揉到一块。她那双手既灵巧又有力,一大团面在她的手里转来转去,不一会就变得又光又圆了。她还边揉面边讲解有关知识,简直成了‘现场直播’,精彩极了!”
另一位同学是这样描写细节的:“擀面条的第三道程序———切面,我觉得这是做面条里最难的一项,稍不留神就会割破手指或者切坏面条。可是,赵晓娣好像一位老练的‘厨师’,在擀开的面帐上撒了些面粉,唰、唰、唰把面帐折了几下,接着左手按住面帐,右手拿起菜刀,嚓、嚓、嚓地切了起来。她切面不但快,而且富有节奏感,好似音乐家在演奏一首动听的进行曲。转眼间面帐变成了又匀又细的长面条。她拿起来抖动着,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顿时赢得了师生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这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啊!”
还有一位同学简明扼要地写了结尾:“下课了,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议论这堂劳动课,觉得不但生动而且有意义。它不仅教我们掌握了实用的生活常识,还能锻炼动手操作的本领。”
总之,只要教师思想上重视,有目的地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参加,细心观察,乐于写作,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妈妈,您听我说
- 母爱如奶茶
- 我心目中的春
- 珍惜幸福
- 春天的素描
- 爱,有时也会是一种伤害
- 献给母亲的歌
- 布鞋·母亲
- 春姑娘的身影
- 献给母亲的歌
- 道不尽的母爱
- 我心目中的春天
- 道不尽的母爱
- 母爱
-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 庭园造景与设计理念
- 月季在园林中的应用
- 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
- 城市需要文化品格
- 竹子在景观园林中的设计与应用
- 河北:新民居规划尚须进一步改善
- 公路干道防护绿地规划
- 景观设计并不只是“造园术”
- 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分析
-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
-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的六要素
- 论园林工程施工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 住宅景观设计:住宅园林景观不能刻意求“美
- 小游园规划设计要点
- 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体规划介绍
- 《路旁的橡树》 整体阅读感知
-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路旁的橡树》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惊弓之鸟》 作者及作品介绍
-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1
- 《惊弓之鸟》 重难点分析
-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路旁的橡树》 重点问题探究
- 《路旁的橡树》 重点字词梳理
- 《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1
- 《惊弓之鸟》 老师语录
-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2
-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路旁的橡树》 趣闻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