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中国现代诗三首》之《再别康桥》
教学目的:
一、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二、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1、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2、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一、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二、《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设想:
一、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二、媒体设计:
1、播放校园歌曲《再别康桥》。
2、播放动画《再别康桥》。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图片。
(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三,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播放动画《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五,整体鉴赏《再别康桥》,分小组讨论。(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提问:
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学生讨论:选择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三)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点拨: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教师重点讲析绘画美,学生讨论音乐美和建筑美,最后教师总结。)
六、小结本文。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两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附:板书设计
云彩
星辉
金柳
作者“悄悄地”走作别
青草
柔波
青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该怎么办
- 我想飞
- 开心的一天
- 第一次做饭
- 找萝卜
- 春天的校园
- 看球赛
- 下课了
- 给妈妈的贺卡
- 神奇
- 母亲节快乐
- 有趣的游戏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有趣的一天
- 扫地
- 有闸溢洪道逐步泄流图解法
-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控制
- 水利工程中水泥粉喷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
- 浅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措施
- 小区5#住宅楼工程A轴线偏移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 填表基本规则
- 粘土心墙坝填筑监理实施细则
- 回忆在施工单位的日子!
- 河堤施工中振动测试安全判据的初步
- 植筋技术在三河闸启闭机房改造中的应用
- 遵循监理工作准则 为长江堤防加固建设服务
- 桥梁工程现浇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水垫塘结构形式问题探讨
- 浅谈如何做好冬季施工中的消防安全管理
- 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
- 《打电话》重点字词的意思
- 《打电话》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半截蜡烛》美文欣赏一
- 《打电话》重难点分析
- 《半截蜡烛》重点问题探究
- 《半截蜡烛》作者简介及代表作
- 《半截蜡烛》考点练兵 阅读篇
- 《半截蜡烛》考点练兵 理解篇
- 《打电话》重点字词梳理
- 《打电话》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半截蜡烛》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打电话》老师语录
- 《半截蜡烛》趣闻故事
- 《半截蜡烛》整体阅读感知
- 《半截蜡烛》随堂练习 巩固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