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小柳树和小枣树》说课稿

《小柳树和小枣树》说课稿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7

《小柳树和小枣树》说课稿

说教学内容:

本课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篇讲读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是课文的立意所在。课文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自己能借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2、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说教学重点、难点:

1、有语气的朗读课文。2、懂得怎样看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说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1、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板书:小柳树和小枣树说说两种树的特点。2、今天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起来到了这里,成为我故事当中的小主人公。我现在就来读读课文,看看学完课文后你喜欢小柳树还是小枣树?【创设情境使学生有兴趣读】

二、朗读质疑1、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2、比赛读课文。指定段落读,要求:吐字准确、声音宏亮。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4、讨论问题。【锻炼学生能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三、朗读感悟1、初读: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一样?2、再读:用不同符号画出讲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3、品读:读勾画的句子,看谁读得好。4、选读:小柳树和小枣树除了长得不一样以外,还有什么不同?从哪儿看出来的?找出来读一读。5、赛读:读小柳树和小枣树说的话,体会他俩有什么不一样。⑴、当小柳树吐绿、发芽儿、长叶之后,他看着小枣树说了些什么?态度怎样?“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小柳树怎样?-得意、骄傲、不懂礼貌。⑵、当小枣树结满枣子,大家在树下品尝枣子的时候,小柳树是怎样想的?读一读。小枣树责怪、取笑他没有?而是在小柳树一再追问下她才开口。读一读小枣树的话。“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小枣树怎样?-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6、评价读:小柳树前后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说说你的根据。7、分角色朗读全文。【在品词品句中理解课文,知道小柳树和小枣树不同的生长特点,通过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朗读,体会它们性格的不同,通过比较明白小柳树前后表现不同。】

四、实践活动说说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可以自己选择一个同学,说说他的长处。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处,可以请别人给你提提醒。

五、课堂总结1、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吗?2、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我们要正确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才能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人。3、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你能不能用一组成语来告诫大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找到自己的不足。】

六、板书设计15小柳树和小枣树↙↘

细腰绿枝弯弯曲曲发芽早光秃秃不结果结枣子↓↓

得意、骄傲宽宏大量

不懂礼貌发现别人优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交通工具
可爱的靓果果
激动人心的一刻
未来的衣服
给爷爷的一封信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我养QQ宠物
给语文老师的一封信
“花花”和“飞飞”
自作聪明的小牛
最懒的人
我的读书故事
我班盛开友爱花
万年青
乐宜、我想对你说
论司法独立[2]司法制度论文(1)
道德之剑的熔铸
中国律师“边缘化”之思考司法制度论文(1)
司法改革与律师业司法制度论文(1)
论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司法制度论文(1)
律师在证券业务中不实陈述的民事责任司法制度论文(1)
**女的被害性及其合法权益保护司法制度论文(1)
美国反托拉斯法对知识产权许可的控制司法制度论文(1)
未成年人犯罪和受害同时存在
美国规制诱惑侦查的法理评介司法制度论文(1)
公民诉讼代理问题研究司法制度论文(1)
论法官的良知司法制度论文(1)
论电子证据收集的三个认知误区司法制度论文(1)
论我国《海商法》托运人定义的不足(4)司法制度论文(1)
《论以法治官》司法制度论文(1)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2
《开国大典》
《窃读记》教学设计之3
《梅花魂》教学设计之2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3
《鲸》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之1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1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3
《金色的鱼钩》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2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2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1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