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二、教学重点:识字
三、教学难点:体会感悟总理与人民心连心
四、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查询泼水节资料,了解周总理生平,事迹。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时间:3月20日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二、观察插图、初读感知
1、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
2、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图上的内容?
3、自读课文,思考感悟。
三、识字教学
1、抓“特务”。默读课文,圈出生字。
2、消灭“特务”。借助生字背景图上的拼音消灭这些“特务”。
3、交流识字方法。(感悟:有学生发现可用形声字规律识字识记的,也有编故事识记的如“褂”字,孩子说成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炼出了一件神奇的衣服。)
四、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1、看图发现,说说人物的表情、衣着,动作和心情。用“我发现......”的句式说话。
2、课件出示语句段落,朗读体会。
(1)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总理衣着与表情的句子朗读体会。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3)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3、指导朗读(重点指导3、5、6、7、8自然段)
(反思: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所以我让学生进行分组、个别、比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反复地朗读课文,力图通过朗读来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我指导孩子朗读本文的语调定为稍高些,因为本文的感情基调始终是热情洋溢、幸福快乐的,也加上一些运气和吐音的知识,让孩子不光是语调提高,加上自己的情绪激动,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反思:问这个问题是预测孩子可能会想知道什么是凤凰花,想了解凤凰花的有关知识。果然,上课时就有孩子提出这个问题。我就给孩子们欣赏了凤凰花的图片,介绍了凤凰花的习性。)
读了第二自然段,你又体会出了什么?
二、写字指导:(重点指导“恩、凤、凰”)
三、作业:
1、积累词语和句子
2、照样子写句子: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者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民祝福。
一手......一手......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一边......一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致2008奥运健儿的一封信
- 给表弟的一封信
- 给叔叔的一封回信
- 致外国朋友的一封信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给葛冰的一封信
- 给北京2008奥运会的一封信
- 一封寄往天堂的信
- 致2008北京奥运会的一封信
- 给李欢的一份信
- 给布什总统的一封信
- 给外公一封信
- 建议书
-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 给杨利伟叔叔的一封信
- 关于高职导游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现状综述
- 试论《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教材评价
- 试论社会网络视角下的海西高校大学生创业对策性研究
- 关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
- 试论新资助体系下贫困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探析
- 关于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双向情感投入策略之我见
- 关于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
-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探析
- 试论自主学习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 关于高校舞蹈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 关于加强现代大学管理中的文化建设
- 对于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
- 关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 试论高职院校《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教学改革探索
- 简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 叶赛宁是我生命的主角──专访莫斯科叶赛宁研究中心主任、俄罗斯著名电影导演兼演员谢·尼戈年科
-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诞辰
- 《外国诗两首》结构分析
- 《外国诗两首》写作特点
- 《外国诗两首》问题探究
- 叶赛宁的农村诗
- 早逝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
- 叶赛宁的书信:窥视心灵之室的后窗
- 对浪漫主义的超越:约翰·济慈的美学历程
- 《外国诗两首》课文题解
- 叶赛宁的爱情悲剧
- 雨夜
- 聆听一位乡村诗人深情的吟唱──读叶赛宁的《我沿着初雪漫步》
- 《外国诗两首》学法指导
- 美丽的夏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