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二
翻新时间:2023-05-22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二
学习目标
.有感情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陪阿姨能够自读能力,并是学生感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习准备
.学生自己读熟课文,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词语,并提出疑问;
.教师准备学习网站;
学习过程
一、引导认识略读课文,略知学习方法
.从“*”认识略读课文
.略知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质疑、思考、讨论,读懂课文。
二、引导自己读懂课文
.默读课文,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识生字,了解重点词语意思;
.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从课文哪些描写重体会到的?
(3)自己还有什么不动的地方?记下来,和同桌讨论一下;
三、利用网站,交流反馈
.打开网站:
(1)积累词语;
(2)在网站提示下理解:满载而归、耷拉;
(3)利用网站学习解疑,然后组内交流;
.反馈学习情况:
从课文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槐乡孩子的可爱体现在:勤劳懂事、吃苦耐劳、以苦为乐;
.读出劳动的欢快、轻松、活泼。
四、巩固练习
.完成网上练习:交流学习体会。
.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说自己课余所从事过的劳动内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座右铭
- 不该发生的事
- 四季
- 我哭了
- 假如我会克隆
- 日记
- “求是”报名记
- 溜冰感受
- 树杆为什么涂上白色的油漆
- 飞扬的梦
- 给布什总统的一封信
- 扩写送书
- 笨笨风铃
- 四季竹林
- 家乡的大海
- 中国现行死刑政策的评价及其反思(3)刑法论文(1)
- 清明文化的发源地——山西介休县绵山
- 让清明节“清明”起来 等
- 两岸学者“寻椽”清明文化
- 江浙地区清明节习俗之清明果起源探究
- 于和伟:所有春节的优秀传统文化都应该继承
- 突出传统文化特色 传承关东民俗风情
- 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刑法论文(1)
- 渗透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 清明节的诺言
-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设计思维的启示
- 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对策(3)刑法论文(1)
- 漫话清明节
- 以学校为主阵地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 死刑的司法现状及其展望(6)刑法论文(1)
- 《荷花》 教案
- 《称赞》教学设计2
- 《回声》教学设计1
- 《泉水》教学设计1
- 《鸟的天堂》
- 《称赞》教学设计1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西门豹》
- 《卖火柴的小女孩》
-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案
- 《开国大典》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翠鸟》2
- 《泉水》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