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2
《金色的草地》说课案例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的说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思路、教学流程三个方面展开。
【教材分析】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的说课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因此,根据单元主题和本课特点,我设定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2、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
3、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草地之美,体会草地之趣,探究自然之谜。
【教学思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主动探究的强烈愿望。因此,教学本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让学生感受“美”,二是让学生体会“趣”,三是让学生探究“谜”。这三点既是文章作者与学生情感的沟通点,不是学生与生活的联系点。“美”是辐射整篇文章的基调,“趣”是贯穿整篇文章的主线,而“谜”则是引发学生进行探究的火种。三点点点相连,由外到内,逐层深化,能有效触发学生情思,生成独特感受。当然这三点又应该是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展开的。以上思考决定了我这次说课的主题──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美,体会趣,探究谜”。
【教学流程】
下面分三个模块来具体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及思考。
一、营造氛围,感受草地之美
在教学开始,我想首先出示一张金色草地的图片,问学生:“谁能借助朗读把大家带入这金色的草地?”当学生经过品味文本语言,入情入境读好第一自然段后,我再配乐出示一组图片。在优美的音乐中,在丰富的画面中,我深情地向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来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地上。春天,蒲公英盛开了,放眼望去,布满草地的金色蒲公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小鸟飞来了,蝴蝶飞来了,空中弥漫着青草的香气飘飞着蒲公英柔嫩的绒毛。那绒毛轻轻地贴在你的身上,落在我的头发上,亲吻着我们的面颊……小朋友,这时,你最想在草地上做什么呢?”此时,我想孩子们一定会沉浸于美好的想象中,那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也一定会如音符般在课堂上不断跳跃。就这样,让草地的美通过优美的音乐、图片和描述深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趣为主线,生成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第二个教学环节中,我准备抓住课文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句话展开教学,以“趣”为切入口,让学生说说“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由于学生体验的先后顺序是不确定的,所以我将根据课堂的实际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设计,适时推进教学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哪儿学到哪儿。但这并不等于脚睬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在课堂信息的重组中,我将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如果学生说到蒲公英花很有趣时,我就让学生观察蒲公英花张开合拢的图片,并边读边用自己的手掌做一做蒲公英花张开合拢的样子,以加深印象。
如果学生说到观察草地的变化很有趣时,我会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草地变色之谜,并各自完成以下练习:
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早晨,花朵( )时,( )被包住,草地就是( );中午,花朵( )时,它是( )的,草地就是( );傍晚,花朵又( ),草地就有变成( )的了。
这样,草地变色的原因便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理解:原来,草地的变色是因为蒲公英花朵会随着太阳的升起而张开,随着太阳的落下而合拢这一有趣的现象形成的,当草地上金色的花瓣全部张开时,草地就是金色的,当金色的花瓣合拢时,草地就变成绿色了。
如果学生说到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玩很有趣时,我就会指导学生朗读表演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段落,让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仔细揣摩哥哥假装一本正经的叫和弟弟假装打哈欠的用意,体会孩子在游戏中表现的智慧和为对方上了自己的当而开心得意的神态。让那种真正属于孩子之间的乐趣,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得以再现。
在上述教学环节的展开过程中,我还将随机引导学生去体会个别词语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例如这句话:“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怎么让学生体会“起得很早”的用意呢?我想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为什么以前我没有发现草地的颜色会变呢?”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便豁然开朗,原来,以前我从没有起这么早过,所以一直误以为开满蒲公英花的草地是金色的。那么“并”在这里又有什么含义呢?为了让学生自主感悟,我想可以先把“并”字去掉来读这一句,再加上“并”字读这一句,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用上“并”这个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直到今天才明白原来那种想法是错的。然后让学生再通过自己的朗读去体会这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在学生交流草地之趣的过程中,我还将利用板书逐步归纳出怎样观察的方法:
金色的草地
不同时间:早晨 中午 傍晚
怎样观察 怎么变色: 绿 金 绿
为何变色:合拢 张开 合拢
可爱 有趣
上述板书早、晚用绿色,中午用黄色书写。这样也能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草地变色的原因。
最后,在优美的乐曲中让学生朗读全文,从整体上再次感受草地的可爱有趣,这样,学生就趣味盎然地在文中走了一个来回。
三、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实践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教者应该通过一篇课文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学习探索空间。因此,在本课教学的最后,我设计了三个拓展延伸的环节,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逐层加深。
1、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并给学生提供一份蒲公英知识小档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蒲公英的知识。
2、又利用课件出示含羞草、向日葵等植物,唤起学生的回忆,引发学生谈这些植物的神奇之处,从而对课文做第二次的拓展。
3、提出实践性要求,布置课外作业:“把你在大自然中的发现及时地记录下来,去体验发现和探索的乐趣吧!”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这正是我这堂课教学设计的一个崇高追求,我相信,这样做一定能体现新课标提倡的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的大语文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雪花
- 生动的一课
- 我给老师做贺卡
- 春游
- 小小切菜工
- 英语成果汇报会
- 一张珍贵的照片
- 成语故事
- 狡猾?聪明?
- 切文旦
- 嘴馋
- 我爱我家的电脑
- 三个第一
- 新裙子
- 合唱比赛
- 以公正执法为荣以徇私枉法为耻
- 县佛协工作总结
- 医药购销领域反商业贿赂工作总结
- 农村工作指导员驻村工作总结二
- 党委组织部年度工作总结
- XX年**县农机局上半年农机化工作总结
- 教师培训总结
- 幼儿园学期总结
- 省XX年上半年营造林工作总结
- XX年上半年度县普治工作总结
- 范文:语文组工作总结
- 学习八荣八耻五结合的总结
- XX年上半年我县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 教育局XX年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
- XX年上半年教育局工作总结
- 基层国税依法治税应解决热点的讨论
- 关于建立我国税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思考
- 我国财政法制建设的浅议
- 分析扩大需要与税收政策调节
- 地方税收立法的法制规制
- 浅谈如何建立高效率的税收征管模式
- 浅议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的主要法律问题
- 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法的“混双”模式
- 国内销售企业税收的规划
- 分析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
- 投资企业避税问题与防范对策的浅议
-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与协调发展模式
- 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的建议
- 分析国内税收规划状况与策略
- 和谐社会下的遗产赠与税浅议
- 恐龙的灭绝与哺乳动物的出现
- 恐龙大绝灭──繁殖受挫理论及其证据
- “恐龙”之名的由来
- 恐龙吃什么?
- 千古之谜──恐龙大绝灭
- 为什么恐龙会灭绝
- 知识是无价宝
- 恐龙是什么?
- 奇形怪状的头
- 恐龙大绝灭──小行星撞击理论
- 恐龙住哪里?
- 恐龙大绝灭──大气成分变化论
- 恐龙的故事
- 最大的恐龙
- 恐龙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