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小摄影师》教学案
《小摄影师》
【教学目的】
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
续写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了解弄清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着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二)学习生字:
读音难点主要有“摄、社”(翘舌音)、“躬”(后鼻音)。注意不要将“摄”读成nie。
联系生活经验识字,结合身体动作学习“鞠、躬”;
通过熟字带生字识字:眉──媚、弓──躬、必──秘、交──胶、土──社。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如,“基、备、卷”
为“上大下小”的上下结构,“突、弄、杂”
为“上小下大”的上下结构。
突
弄
秘
杂
鞠
(三)学习课文
读词语:
纸团
墙报
鞠躬
打量
吩咐
摆弄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转告
用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们就从纸团开始:
(1)门卫不放孩子进去见高尔基,他就从窗户扔进去一个纸团,请高尔基本人帮忙。这表明男孩?
很聪明,会想办法;很大胆。
(2)高尔基问“是你扔的纸团吗”,男孩在回答的同时,“鞠了个躬”,这里的“鞠躬”,反映了孩子不是不懂礼貌,他这样做,是出于无奈。
(3)男孩见到高尔基后,“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这个细节反映了孩子对高尔基的崇敬和见到高尔基后的激动与惊喜。
(4)小男孩“吩咐”高尔基坐到沙发上看报纸,然后摆弄了很久。说明那个孩子熟练的照相技术和做事认真、有主见。
(5)男孩因为没有带胶卷,哭着离开了。此时男孩的心里在想什么?
他的惭愧、失望的心理。
因为没有带胶卷,浪费了工作很忙的高尔基的很多时间,所以当高尔基要主动给他胶卷时,他没有回应,哭着跳上了电车。
(四)小结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本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五)小练笔
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请你展开想象,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送给妈妈的礼物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玫瑰花
- 周密计划过“三八”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给予妈妈的礼物
- 帮妈妈做的事
- 美丽的草地
- 机智勇敢的小山羊
- 陈老师,我想对您说
- 春天的公园
- 春节那场雪
- 我的妈妈
- 间歇泉
- 感恩的心
- 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技巧的简析
- 避开题设陷阱 巧解高考化学选择题
- 非智力因素的激活与现代教学
- 化学教学中“度”的调控艺术
- 基于建构性教学活动的理科学习评定
- 公示语与校园公示语的翻译方法的浅谈
- 从“化学与药物”案例看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 浅论格式合同(1)
- 中国翻译美学研究新发展
- 国外教育支出比较与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完善
- 奈达和纽马克翻译理论对比的初探
-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构想(二)
- 论买卖合同中的瑕疵担保责任(1)论文
- 英汉习语的文化语境与翻译
- 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与政策边界分析
- 《静夜思》教案
- 《棉花姑娘》教案
- 《小熊住山洞》教案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案
- 《打电话》教案
- 《哪座房子最漂亮》 课前透视教案
- 《快乐的节日》教案
- 《小熊住山洞》教案
- 《秋天的图画》教案
- 《王二小》教案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 《影子》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