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一、作者简介及主要作品
叶永烈,笔名萧勇、叶扬、叶艇。浙江温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
曾先后创作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普读物700多万字。曾任中国科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上海市科协常委、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作品曾获奖80余次,作品曾在美、英、法、日、韩、德、意、泰、香港、台湾出版或发表。1979年3月,文化部和中国科协联合举行隆重仪式,授予叶永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1989年被收入美国《世界名人录》,并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1994年受聘香港文学艺术家协会荣誉会员。
二、相关作品介绍
叶永烈自11岁起就开始发表诗作。现已出版180多部著作,是国内少有的勤奋高产的作家。早年曾是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的编导,业余科普作品为多,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他的科幻小说占了中国的半壁江山。但真正圆了他“作家梦”的还是科普小品的创作。1959年,还在北大上学时,他写了一本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寄给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这家出版社并没计较作者的资历,出版了这本书。这也为叶永烈成为该社《十万个为什么》最早、最年轻的作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文笔活泼,叶永烈深受出版社的青睐。
二十岁的叶永烈的一个个“为什么”,被比他只小几岁的读者广泛阅读、传诵。到新版,也即第五版《十万个为什么》问世,叶永烈共为该书写了500多篇科普小品。《十万个为什么》一次次修订再版,总印数超过一亿册。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增写了许多新的“为什么”。
一九七六年春,在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的年月里,时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的叶永烈发表了十年动乱后期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标志着中国科幻在大陆掀起第二次高潮。
在写了《十万个为什么》之后的第二年,完成了另一部新著--《小灵通漫游未来》。《小灵通漫游未来》虽然直到1978年才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但是一出版就印了300万册,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小灵通“是该书中的形象。《小灵通漫游未来》完成于1961年秋,书中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世界,报道未来科学技术。《小灵通漫游未来》是我国”文革“后出版的第一本科幻小说,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一下子印了一百几十万册,成了当时的畅销书。后来,以展望新的技术革命的灿烂前景为主线,叶永烈又创作了《小灵通再游未来》,于1984年出版,后来又出版了《小灵通三游未来》。
随着年岁的增长,叶永烈转向纪实文学的创作,写出《历史选择了毛泽东》等数十部长篇。1984年后成为专业作家,以写知名人物、高层人物、历史传记为多,人称”旧闻记者“。主要新著为300万字的七卷本《叶永烈自选集》;120余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还写了150万字的长篇系列《”四人帮“传》;还有《陈伯达传》、《陈云全传》、《胡乔木传》、《反右派始末》、《星条旗下的中国人》、《五七年的血泪》、《毛泽东的衣食住行》、《马思聪传》、《真实的朝鲜》等大部头著作。
即将出版《叶永烈文集》,共50卷,其中科普作品24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我家
- 秋游
- 无题
- 我的好朋友
- 快乐的儿童节
- 这就是我
- 读《争吵》有感
- 教师节
- 钓鱼
- 母爱
- 公开课《东方之珠》
- 荷花
- 观蝴蝶展
- 放风筝
- 狡猾的狐狸
- 如何把握歌曲中的内在情感
- 论音乐中的自然美
- 关于我国机车信号主体化问题
- 浅析声乐表演中的怯场心理
- 从“字正腔圆”看咬字、吐字与歌唱艺术的辨证关系
-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计算探讨
- 分析流行歌曲歌词中的积极修辞现象
- 论构建绿色交通,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 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企业物流效率
- 高速铁路实现机车信号主体化的解决方案
- 论空军部队车辆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 二胡揉弦技巧的形成及在《江河水》中的运用
- 论音乐治疗在中国的发展
- 论电影《刘三姐》的音乐魅力
- 少儿舞蹈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 《雷雨》教案
- 《最大的“书”》教案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
- 《画风》教案
-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
- 《泉水》教案
- 《动手做做看》教案
- 《动手做做看》教案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 《充气雨衣》教案
-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 《日月潭》教学片段实录教案
-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 《最大的“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