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8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1、认识“锤、堵、获”3个字。会写“育、瓶”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做人要谦让,要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课前准备】
演示实验的课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出示课题:
一次成功的实验
2、质疑提问:
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什么人在做呢?又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
教师可以把以上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2、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指名读课文,互相评价。
4、课文是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老师板书:实验这前 实验之时 实验之后 每部分重点讲了什么?学生边读边想。
5、组织交流:
⑴ 请三个学生分别朗读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这三个部分。
⑵ 再请三个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部分内容。
三、精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你有哪些已经解决了?
2、组织学生交流已经解决的问题。主要交流以下三个问题:
⑴ 什么人在做实验?
⑵ 又是怎么做的呢?
⑶ 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在交流第二个问题时,教师可演示实验过程的课件。
四、识字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2、指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
⑴ 引导学生分析“绳、险、俩、堵”这4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
⑵ 引导学生分析“瓶、顺”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右一样宽)
⑶ 引导学生分析“育、系、茶、危、索、获”这6个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⑷ 引导学生思考写左中右结构的“激”应注意什么。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即时评价。
五、实践活动
演示课文中这个实验的课件,鼓励学生课后与同伴一起做一做这个实验。
第二课时
一、继续精读感悟
1、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已经理解了?
2、重点引导讨论“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个问题:
⑴ 4人小组讨论:
组长负责整理本组的意见,代表小组进行全班交流。
⑵ 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要抓住重点语句,如: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谈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认识到,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小女孩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关键的时刻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危;二是三个学生有合作精神。互相配合得很好。
3、让学生再质疑,再释疑。
二、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1、学生先试着自己读一读。注意体会不同人物不同的语气。
2、小组内合作读一读。
3、各小组毛遂自荐来读,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三、拓展活动
请你写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课文中的这位小女孩。写好后和同学交流,也可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表弟,我想对你说
- 我的一家
- 我的爸爸
- 奶奶,我想你
- 奶奶
- 我的弟弟
- 说说我的家
- 我的妈妈
- 我的家在苏州
- 我的爸爸
- 我的妈妈
- 我的外婆
- 我的表妹
- 我的爸爸
- 妈妈,我爱你
- 创业教育探析
- 不要让教育成为近视眼
- 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
- 新时期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 学校德育的启示
- 激发课堂活力 优化教学过程
- 《珍惜时间的孩子》教学建议
- 实施“四个第二”工程、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 简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 有关教育公平的探讨
- 教育伦理与学习伦理
- 教师发展必须植根于教育实践
- 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 浅谈对后进生的教育
- 刍议课程资源及其有效开发
-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反思
-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反思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跑进家来的松鼠》结构分析
- 《最后一头战象》文章主旨
- 沈石溪简介
-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反思
- “坦克”──战象
- 我是那最后一头战象──改写课文《最后一头战象》
- 感悟“喜爱”──《跑进家来的松鼠》案例反思
-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
-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杂谈
- 《最后一头战象》相关链接
- 松鼠介绍
-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