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3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中的“观”、“际”、“沿”,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坐井观天”、“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比喻义,使学生懂得目光狭小,见识少,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3.角色朗读,以读促悟。
4.想象说话,续编故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读懂课文,理解内容。
2.难点:理解寓意。
三、教具准备:课件、头饰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时间:2006.4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1.初读课文;2.识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题,提出要求。
《坐井观天》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学懂课文就要求做到:会读故事、会讲故事、明白道理。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齐读课题。
二、认读词语,说说意思。
理解: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大话(分别结合图直观理解、说话理解和结合生活理解)
三、默读课文:
(一)想一想:
1.故事讲了谁和谁?
2.他们在争论一件什么事情?(教师随机板书)
3.你们是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对话)
(二)找一找,说一说:
青蛙和小鸟之间有哪些对话?分别用和﹏标出来。
四、分角色读一读。
1.小组读。
2.指名表演读。
五、思考、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1.青蛙和小鸟它们认为天有多大?
2.它们为什么这样认为?
3.你认为它们谁说得对?为什么?
4.你觉得天有多大呢?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学会全面看问题。联系已学古诗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5.总结寓意:(略)
过渡: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只小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也感到有必要出去看看。于是它和小鸟来到了天空,看到了田野、草原、大海……(课件出示)以后又发生了很多的故事。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讲讲,好吗?
六、想象说话、续编故事: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不愿再做井底之蛙了,于是央求小鸟带它出去看一看。
1.它们来到(天空、田野、草原、大海……)看到了(植物、小动物……)
2.青蛙想什么?青蛙说什么?小鸟又怎么说?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七、课外作业:
把你讲述的青蛙出井后发生的故事写下来。
板书设计:
20.坐井观天
青蛙
井口那么大
目光狭小
见识少
天有多大?
小鸟
无边无际
目光远大
见识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溜冰
- 吹泡泡
- 乒乓球又圆了
- 一张照片
- 鸽子
- 家乡的小河
- 运动会
- 可爱的小乌龟
- 小鬼当家
- 这就是我
- 赏雪
- 假如有个星期八
- 爱
- 水蒸汽旅行
- 假如我有七色花
- 先进妇联干部的入党申请书
- 入团志愿书范文
- 医务工作者的党申请书
- 士兵入团申请书
- 6月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
- 入团申请书例文
- 入团思想汇报
- 初中生入团申请书范文
- 入党申请书写法详细介绍
- 简短高中生入团申请书范文
- 大三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 军校大学生的入党申请
- 入党申请书写法要点
- 初中生入团申请书范文
- 在职人员的入党申请书范文1000字
- 论宏观视野下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 高质量、高效率建设上海网络型枢纽型城市轨道交通
- 我国铁路货运代理业发展现状与出路
- 基于子结构法的地铁车站地震反应分析
- 地铁站乘客上下车效率因素影响分析
- 地铁移动通信系统切换设计思考
- 论音乐表演中的创造性
- 音乐美学问题的认识论述
- 地铁隧道通风机房的典型布置
-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机制研究
- 邻近运营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土层位移特性分析
- 国内外城市轨道空通投资及经营模式比较
- 对于背景音乐的发展前景探析
- 南京地铁地基黏土物理力学参数相关性试验研究
- 中低速磁浮列车供电系统研究
- 《掌声》快乐练习:同步学学做做
- 《掌声》教学设计6第一课时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建议
- 《掌声》赏析
- 《掌声》教学设计9
- 《一次成功的实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同步练习题
- 《掌声》教学设计7
- 《掌声》教学实录2
- 《掌声》教学设计8
- 《一次成功的实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掌声》教学实录及点评2
- 《掌声》教学实录及点评3
- 《掌声》教学实录及点评1
- 《一次成功的实验》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