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3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中的“观”、“际”、“沿”,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坐井观天”、“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比喻义,使学生懂得目光狭小,见识少,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3.角色朗读,以读促悟。
4.想象说话,续编故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读懂课文,理解内容。
2.难点:理解寓意。
三、教具准备:课件、头饰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时间:2006.4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1.初读课文;2.识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题,提出要求。
《坐井观天》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学懂课文就要求做到:会读故事、会讲故事、明白道理。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齐读课题。
二、认读词语,说说意思。
理解: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大话(分别结合图直观理解、说话理解和结合生活理解)
三、默读课文:
(一)想一想:
1.故事讲了谁和谁?
2.他们在争论一件什么事情?(教师随机板书)
3.你们是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对话)
(二)找一找,说一说:
青蛙和小鸟之间有哪些对话?分别用和﹏标出来。
四、分角色读一读。
1.小组读。
2.指名表演读。
五、思考、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1.青蛙和小鸟它们认为天有多大?
2.它们为什么这样认为?
3.你认为它们谁说得对?为什么?
4.你觉得天有多大呢?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学会全面看问题。联系已学古诗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5.总结寓意:(略)
过渡: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只小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也感到有必要出去看看。于是它和小鸟来到了天空,看到了田野、草原、大海……(课件出示)以后又发生了很多的故事。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讲讲,好吗?
六、想象说话、续编故事: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不愿再做井底之蛙了,于是央求小鸟带它出去看一看。
1.它们来到(天空、田野、草原、大海……)看到了(植物、小动物……)
2.青蛙想什么?青蛙说什么?小鸟又怎么说?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七、课外作业:
把你讲述的青蛙出井后发生的故事写下来。
板书设计:
20.坐井观天
青蛙
井口那么大
目光狭小
见识少
天有多大?
小鸟
无边无际
目光远大
见识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温暖的黄昏
- 剪囍字
- 剪喜字
- 学琴之路
- 剪喜字
- 溜冰感受
- 太阳菊花
- 一个微笑
- 猫捉老鼠
- 广场上的溜溜族
- 牵挂
- 我发现了洗汗衫的秘诀
- 华溪水库
- 驰骋梦想
- 做个敢于“背叛”的乖孩子
- 从英汉语言物质结构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 走进英国文化奥林匹亚
- 中西方文化环境对会计文化主体塑造的影响比较
-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霸权对我国公民观念的挑战
- 独立于西方文化的中国现代戏剧
- 浅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
- 从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性看公益广告的翻译
- 《哈利·波特》与西方传统文化
- 中国高中篮球联赛中的美国文化及对我国篮球赛事的启示
- 西方浪漫主义传统文化价值探微
- 传统文化中孕育的中西方教育思想比较
- 英国崛起的政治文化基础
- 融合而非迎合:黑泽明影片中东西方文化特征
- 英国文化对初中英语教学的作用
- 浅谈西方视觉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童趣》教学设计
- 《童趣》教学设计
- 《童趣》教学设计
- 《童趣》教学设计
- 《童趣》同步达纲练习
- 《童趣》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 《童趣》教学设计
- 《童趣》教学设计
- 《童趣》教学设计
- 《童趣》教学设计
- 《童趣》教学设计
- 《童趣》教学设计
- 《童趣》教学设计
- 《童趣》基础知识训练
- 《童趣》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