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静夜思》综合资料教案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2个偏旁“亠、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二、教材说明
这是本册教材中第二次出现古诗。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
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可准备描绘宁静月夜的图画、音乐,也可让学生选一处较为空旷的地方,观察夜空。
(二)认字、写字
1、认字
10个生字,“静”“床”“光”“望”“乡”是后鼻音,要读准。“静、夜、望、故”笔画较多,字形复杂,让学生多读读,多认认。要结合“夜、故”的认记,认识“亠、攵”这两个偏旁。
2、写字
“目、耳、头、米”是要求写的字,要让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是怎样摆放的。“头、米”的最后两笔是“”和“”(或“丶”),写时,要注意这两个笔画的呼应。
(三)朗读
要先让学生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古诗的朗读,速度要稍慢,要有抑扬顿挫。五言诗,每句都有停顿,可一句句标出并示范朗读。在学生对诗意大概有所了解后,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做动作边朗诵,最后达到能够背诵。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四)词句
诗中的“疑”,可联系诗句理解;“霜”,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初冬时看到的霜;“低头”、“举头”这组反义词,可用动作示意。对于诗句的意思,只要大体了解就行,不必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解。
(五)实践活动
课后安排了一项“我会说”的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和说话。学完这首诗,可布置学生留心观察夜晚的天空。观察以后,可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方式把看到的夜空说一说。
对学生的发言,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相互吸取长处,丰富说话的内容。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释题
“思”,思念的意思。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
(二)初读古诗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三)细读古诗
1、互相交流,读懂了哪些词句。如,说说自己见过的“霜”,用动作表示“举头”“低头”的意思等。
2、配乐朗读《静夜思》。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五)认记生字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六)练习写字
(七)布置作业
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
五、参考资料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附近),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五岁时随父全家迁居四川江油,因此他一直把四川当作自己的故乡。李白的一生主要生活在唐朝的鼎盛时期,同时也经历了唐朝由极盛到衰落的转折时期。他的一生中,既亲见了历史上的太平盛世,也遭遇到惨不忍睹的战乱祸端,他的诗歌创作是与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分不开的。李白一生怀着远大志向,但是生活道路坎坷难言,在政治上也未能展翅凌云。一生中写下了上千首诗歌,其诗风格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那次,我真的高兴了
- 成长的滋味
-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 “求是”报名记
- 南沙的厉害
- 上行下效的后果
- 手机失踪记
- 我的一件傻事
- “高兴极了”、“糟糕透了”
- 教师节的“礼物”
- 我最喜欢的一次活动
- 决择
- 哈,我当叔叔啦!
- 成功的喜悦
- 我发现里壁虎逃生的秘密
- 关于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 国企内部审计问题探究
- 现代公共政策理论与古典公共性观念-公共政策论文
- 公共选择学派的民主表决理论简析-公共政策论文
- 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公共政策论文
- 试对我国地方审计体制改革的探讨
- 浅析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论审计委员会职责
- 浅析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专业判断及其影响因素
- 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政府应急能力建设-公共政策论文
- 试论从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谈自控能力的培养
- 浅谈对高校体育课增加电子竞技运动项目的思考
- 加强高校内部公共关系建设和谐校园-公共政策论文
- 我国企业风险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
- 浅谈数学课中知识迁移的作用
- 《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五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三
- 《雨点儿》教学设计之二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五
- 《雨点儿》教学设计之一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二
-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一
-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吧》
- 《阳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四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