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静夜思》综合资料教案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2个偏旁“亠、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二、教材说明
这是本册教材中第二次出现古诗。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
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可准备描绘宁静月夜的图画、音乐,也可让学生选一处较为空旷的地方,观察夜空。
(二)认字、写字
1、认字
10个生字,“静”“床”“光”“望”“乡”是后鼻音,要读准。“静、夜、望、故”笔画较多,字形复杂,让学生多读读,多认认。要结合“夜、故”的认记,认识“亠、攵”这两个偏旁。
2、写字
“目、耳、头、米”是要求写的字,要让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是怎样摆放的。“头、米”的最后两笔是“”和“”(或“丶”),写时,要注意这两个笔画的呼应。
(三)朗读
要先让学生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古诗的朗读,速度要稍慢,要有抑扬顿挫。五言诗,每句都有停顿,可一句句标出并示范朗读。在学生对诗意大概有所了解后,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做动作边朗诵,最后达到能够背诵。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四)词句
诗中的“疑”,可联系诗句理解;“霜”,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初冬时看到的霜;“低头”、“举头”这组反义词,可用动作示意。对于诗句的意思,只要大体了解就行,不必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解。
(五)实践活动
课后安排了一项“我会说”的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和说话。学完这首诗,可布置学生留心观察夜晚的天空。观察以后,可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方式把看到的夜空说一说。
对学生的发言,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相互吸取长处,丰富说话的内容。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释题
“思”,思念的意思。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
(二)初读古诗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三)细读古诗
1、互相交流,读懂了哪些词句。如,说说自己见过的“霜”,用动作表示“举头”“低头”的意思等。
2、配乐朗读《静夜思》。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五)认记生字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六)练习写字
(七)布置作业
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
五、参考资料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附近),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五岁时随父全家迁居四川江油,因此他一直把四川当作自己的故乡。李白的一生主要生活在唐朝的鼎盛时期,同时也经历了唐朝由极盛到衰落的转折时期。他的一生中,既亲见了历史上的太平盛世,也遭遇到惨不忍睹的战乱祸端,他的诗歌创作是与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分不开的。李白一生怀着远大志向,但是生活道路坎坷难言,在政治上也未能展翅凌云。一生中写下了上千首诗歌,其诗风格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社区植树
- 小镇的成长
- 音乐的魅力
- 续写《孔乙己》
- 流浪的二胡
- 住在A座的人
- 续写《孔乙己》
- 走过三米
- 社区变了
- 社区活动站的“大管家”
- 我们的社区
- 在社区活动站的日子
- 流行音乐之我见
- 咱说小康
- 新苑社区法院宿舍环境报告
- 职场过招:怎样在私企求职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 职场感悟:实力之外定成败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 职业生涯设计的10点忠告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 [餐具学问]刀与叉的使用方式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 HR新人的职业生涯从了解开始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 上海理工推出首批就业指导师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 设计职业生涯的十点忠告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 职场:测定职业生涯时期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 商务签约礼仪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 加薪,也会成为你职业生涯的危机?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 每个人都需要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 通用CEO“辣手”裁员3万人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 注册税务师-未来几年内极具潜力的行业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 我国汽车行业人才经济时代正在到来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 调查显示四地白领中北京“心”最高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 《七月的天山》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 《万年牢》教学设计(四)
- 《七月的天山》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 《万年牢》作者简介
- 《万年牢》教学设计(一)
- 《万年牢》教材解读
- 《万年牢》教学设计(二)
- 《万年牢》教学建议
- 《七月的天山》训练素材
- 《万年牢》教学设计(五)
- 《万年牢》教学设计(三)
- 《万年牢》段落结构
- 《万年牢》写作指导
- 《七月的天山》趣闻故事
- 《七月的天山》教案讲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