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1-22
《我选我》课堂教学实录
【小编寄语】《我选我》课堂教学实录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到优质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实录情景再现,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非常有益处,一起来看看吧!
《我选我》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
1、 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感悟课文内容,理解体会“我选我”的理由。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17课时,电:第17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选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问: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2、课件演示:播放多媒体课件(王宁自我介绍)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王宁是怎样当上劳动委员的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我选我》来了解。(板书课题)
二、对话平台
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不明白的地方研究一下。
识字
1、 用小黑板出生字词,多种形式进行认读。
2、 同桌利用生字卡片进行互相读互相正音。
3、 开展“一字之师”游戏。自己选择一个字,上台领读、组词,并说说记忆的方法。
4、 齐读生字词。
朗读
1、 学生练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读得流利。
2、 分段朗读展示,读后点评。
3、 通读全篇。
写字
1、 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读。
2、 观察字形结构,说说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 教师范写,指导重点笔画,如“青”下半部分的第一笔是“丨”等。
4、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总:第18课时,电:第18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 通读课文,了解读书情况。
2、 复习生字,选择喜欢的生字说一句话。
精读
1、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抽读,师生点评,加以指导。
3、小组分角色朗读。
3、 表演。小组内进行后,选出代表汇报展示。
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朗读形式,使学生读熟课文,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的优美。
品读
1、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讨论:从“静悄悄的”“突然”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2、 齐读最后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全文。引导学生可通过多方式的朗读或看插图、同桌交流等形式进行体会。
练习
1、 出示课后“我会读”的句子,多种形式练读。
2、提问: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说法不同,意思相同)
3、照样子说一说。
李强是我的好朋友。 是我的好朋友。
是 。
强调练习过程,读中感悟,加强引导,学用结合,提高能力。
拓展
假如你是王宁,当选劳动委员后会做些什么?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关资料: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的作用。 ──爱因斯坦
板书设计:
6 我选我
热爱劳动
像——那样
关心集体
以上内容来自《我选我》课堂教学实录。希望能帮助教师朋友们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姑姥爷终于爱洗澡了
- 做一天的小保姆
- 快乐的一天
- 风
- 我的妈妈
- 拔牙
- 写生感受
- 海边玩儿
- 金色的秋天
- 读“学问”的故事
- 暑假趣事
- 云
- 多彩的秋天
- 汶川地震有感
- 快乐的星期六
- 汉代艺术的特性综述
- 论毛泽东的发展观偏向
- 二十世纪考古文献与楚辞研究
- 五觉设计原理的城市规划初探
- 浅谈网络营销中的客户信息管理(1)
- 地铁空间的艺术制作阐述
- 第三道路世纪梦——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回顾
- 浅谈我国旅游饭店网络营销的发展(1)
- 网络营销盈利模式及其创新思路探究(1)
- 佛教与中国文学二
- 五彩缤纷的文学王国
- 谈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的几点认识(1)论文
- 谈二胡的气功态演奏之己见
- 论二十世纪汉语诗歌的艺术转变
- 搜索引擎排名与电子商务搜索营销分析(1)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之二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之一
-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之一
- 《我选我》教学设计之二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一
- 《司马光》教学设计之二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三
- 《司马光》教学设计三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二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二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
- 《王二小》教学设计之三
- 《我选我》教学设计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