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4-12-23
《匆匆》作者趣事
(一)“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故事。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6月,北平学生掀起了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的运动。此此,朱自清身患重病,又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的宣言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8月初,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治疗无效,12日逝世。那时他年仅50岁。临终前,朱自清以微弱的声音谆谆叮嘱家人:“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国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合给的美国面粉!”毛主席曾赞扬他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
(二)函请接济家父
芦沟桥事变发生之后,朱自清先生转往大后方,他写信给当时在上海教书的李健吾,请他就近接济自己住在扬州的老父亲,李健吾自然不会让老师失望。那么,朱自清先生何以有信心如此重托他人呢?原来,这二人之间早已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1925年暑假过后,朱自清先生应聘来到清华大学担任了中国文学系的教授。李健吾这时刚好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考取了清华大学中文系。
上第一堂课,朱自清先生点名,点到李健吾时,问道:“李健吾,这个名字怪熟的,是不是常在报纸上写文章的那个李健吾?”李健吾回答:“不敢瞒老师,是我。”确实是在师大附中读书时,李健吾就和蹇先艾等组织了爝火社,从事新文学活动了。“那我早认识你啦!”朱先生高兴地说。下课后,朱自清先生劝李健吾:“你是要学创作的,念中文系不相宜,还是转到外文系去吧。
”当时中文系只念古书,所以朱自清先生这么说。李健吾听了朱自清先生的话,第二年就转到外文系去了。师生虽不在一个系,但李健吾写了作品,都先送给朱先生看,始终把朱自清先生当作导师。朱自清先生也每次都字斟句酌地帮李健吾定稿。
多年互动,使他们真挚的师生情笃定终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废旧扑克做盒子
- 我是好孩子
- 奇了怪了
- 借书
- 坐车
- 合作
- 放假了
- 做梦
- 春天的色彩
- 海狮表演
- 我长大了
- 搓“猫耳朵”
- 好玩的海洋公园
- 我想对老师说
- 夜晚的江滨公园
- 浅谈新时期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及发展措施
- 政府绩效审计之和谐发展
- 企业并购中的审计风险与防范剖析
- 商业银行实施绩效审计业务探讨
- 浅析中国审计准则的修订
- 政府审计成本控制探析
-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
- 浅析审计结果的处理处罚
- 集团公司内部往来业务审计的启示
- 关于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几点思考
- 论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问题的思考
- 浅谈应付账款审计目标及相应程序
- 提升商业银行内审质效的思考
- 浅谈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现状和建议
- 从会计信息质量角度谈资产减值准备的计得及其审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2
- 《自己去吧》二
- 《自己去吧》一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2
-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
- 《哪座房子最漂亮》一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1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1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2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1
- 《失物招领》教学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2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