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8
《“红领巾”真好》综合资料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快乐、小鸟、唱歌、羽毛、保护、树苗、不许、枝头”等词语。认识“梳、理、灵、捕、翠、牌”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要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到伤害。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首诗歌。全诗分为三节,结构基本相同,每节都是自问自答。第一、二节讲可爱、机灵的小鸟非常快乐,非常活跃。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飞来飞去捕捉害虫。说明鸟类是我们的好朋友。第三节讲少先队员保护小鸟,他们一是“放鸟巢”让鸟儿有安全舒适的窝;二是放置木牌,警告人们“不许打鸟”。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背诵课文,懂得我们要保护鸟类。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重点观察鸟类,了解它们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生字词卡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生字中,“新”的韵母是前鼻音,要指导学生读准。“羽”是两个“习”。重点指导学生分析识记以下几个生字。
歌:左面是个“哥”,右面是把“次”去掉两点水。
保:右边不要写成“果”。
写:上边是“冖”,下边的笔顺是与与与,提醒学生不要写成“马”。
2.写字教学
本课生字中有6个是左右结构的字,其中“歌”“羽”“新”左右相等,“保”“得”“打”左窄右宽。“歌”“新”笔画较多,要写紧凑些。
(三)词句教学
这首诗三节都是自问自答,教学时,可启发学生边读边自问自答。如第一节,先问:从哪里可以看出可爱的小鸟最快乐?再从“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一边……”中想象小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
第二节,“扑棱棱”是指小鸟扇动翅膀飞翔。启发学生从“扑棱棱”、“飞来飞去”体会小鸟非常活跃。它们为什么这么忙碌呢?——“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让学生懂得小鸟有很大的功劳。
第三节,“鸟巢”就是鸟窝,可以给学生看鸟巢实物或图画。“红领巾”是少年先锋队员的标志,本课指代少先队员。为什么小鸟高唱“‘红领巾’真好!”启发学生从诗句中找到答案:少先队员一大早就到树林中,安放鸟巢,让小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且广泛宣传“不许打鸟”,让小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四)朗读指导
这首诗押ɑo韵,朗读时要读出韵律来。要通过指导朗读,激发学生爱鸟的思想感情。要注意读出设问句的语调,并且要把“最”“可爱”“机灵”“红领巾”
读重音。第一节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来读,体现出小鸟们自由自在的生活。第二节速度较快,体现出小鸟在忙碌地捕捉害虫。第三节中“不许打鸟!”和“‘红领巾
’真好!”句末都是叹号,但第一句是祈使句,严厉禁止打鸟,朗读这句语气要坚决;第二句是感叹句,要读出赞扬的语气。
(五)练习提示
课后练习第四题让学生通过读字、词、句,从中具体体会到怎样由字组成词,再由词组成句。还要让学生用“可爱”这个词说句子。要鼓励学生拓宽思路,灵活运用“可爱”这个词说句子,如,可以说“小白兔非常可爱”,也可以说“可爱的小白兔尾巴很短”。
(六)扩展活动
1.课外组织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和有关鸟类的科普读物,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爱鸟的感情。
2.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鸟巢和公益广告牌,到公园或郊外放置鸟巢和“不许打鸟!”的木牌。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理解“红领巾”的意思。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如:是谁赞扬“红领巾”真好?它们为什么要赞扬少先队员呢
(二)初读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先读准生字的字音,再轻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节试读课文,读后评议。
(三)指导用“读—画—想—读”的方法学习课文
1.根据读课文前提的问题可先指导学第三节。先指导读好设问句,然后启发学生勾画出课文中表现红领巾爱鸟的词句。在理解词句意思、想象小鸟在枝头高唱的情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围绕“红领巾为什么这样做”这一问题指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己读懂、读好第一、二节。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2.启发学生分析识记生字。
(六)用田字格指导学生写字
(七)课堂练习(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和第四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熊猫画嘴巴
- 我和小猫咪咪的故事
- 小黑狗
- 我和小狗
- 小白狗的故事
- 我是一条鱼
- 小狗波特
- 小燕子
- 小金鱼
- 我的小狗“飞飞”
- 可爱的小狗
- 可爱的蝴蝶
- 可爱的小金鱼
- “咪咪”,你能听见吗?
- 有趣的小狗
- 处级干部培训班个人学习总结
- 2009年求职自荐书范文
- 2009年医生个人工作小结
- 小学教师个人总结
- 工商联个人总结
- 本年最新个人工作总结
- 毕业生个人鉴定总结
- 2009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 信息部门工作上半年个人工作总结
- 2009年员工自我鉴定范文
- 交通系统技师申报个人总结
- 学期个人总结
- 个人自我鉴定总结
- 大学毕业生自我鉴定总结
- 论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和国家统一的基础(1)论文
- 浅谈我国现行宪政下的宪法司法化(1)论文
- “弹性”宪法及其形成的内在机理-以美国宪法为例(1)论文
- 简述政府信息公开审查(1)论文
- 宪法学视野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1)论文
- 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1)论文
- 中国宪法文本中纳税义务条款的规范分析(1)论文
- 宪政之路漫漫(1)论文
- 新中国宪法发展的的基石(1)论文
- 宪法平等规范的“原则”性质(1)论文
- 公法人概念缘起的法哲学思考(1)论文
- 浅谈对宪法修改的几点意见(1)论文
- “宪法概念”批判(1)论文
- 关于民主宪政视野下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1)论文
- 关于“价值是如何进入规范的”(1)论文
-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 艺术家是创造者,欣赏是再创造──《爬山虎的脚》教学预设、实录及反思
- 爬山虎的脚究竟怎样爬墙──《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与反思
- 理解求透训练务实──《爬山虎的脚》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与评析
- 请再给学生一次机会──《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 听李启敏主任研究课《爬山虎的脚》有感
- 《昆虫记》(选译本)──蟋蟀
- 化静为动 实践中理解──《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 《蟋蟀的住宅》相关链接
-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
- 蟋蟀的生活史
- 讲究教学方法 着眼发展创新──《爬山虎的脚》教学评析
- 《蟋蟀的住宅》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