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7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全诗共5节,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优美,好读易记。
【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表现欲强。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比较乐于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初步掌握了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词语进行质疑的方法。
【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力求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师生合作互动、生生之间友好互学,教学相长,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我校“发展学习”的教学模式,做到“尊重、激励、合作、愉悦”。在师生合作互动情感共振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自主选择、手脑并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功能,通过生动、形象、丰富、鲜明的画面把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教养:
⑴理解“准备”、“降落伞”、“乘着”、“铠甲”等词语的意思。
⑵读懂句子,知道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2至4节。
2、教育: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观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3、发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难点: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城市的孩子对这几种植物接触较少,因而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一个难点。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的教具、老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再现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情景,并利用这些情景解决学生学习时候遇到的困难。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感和兴趣。
【教学媒体】
多媒体的组合。(电脑、投影、录像等)。
【教学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观察蒲公英、苍耳、豌豆这几种植物的样子。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学生看板书齐读课题)。上一节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第一节,大家能看着录像背第一节吗?
到底植物传播种子有啥好办法呢?你们想知道吗?那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学生讲,老师贴画)。
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去看看这几种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二、学习课文第二节(14分钟)
1、请大家打开书,我们先来看蒲公英妈妈的好办法。请大家自由读这节,遇到不懂的地方画条横线,打个小问号,再用心想: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它*( )传播种子。
2、质疑,老师相机解疑:
⑴“准备”:能举个例子说说吗?(对了,预先做好的事情就叫做准备。)
⑵“降落伞”。
①降落伞用来干什么?出示《跳伞》图,图上画的就是。
②课文里的降落伞指什么?看书中的图(学生答,老师板画)课文把毛绒绒的小花比作是降落伞,多有趣呀!
⑶“乘着”、“纷纷出发”。
3、看录像理解。
4、看着刚才的句式说说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板书:降落伞风)。
5、小结:对了,蒲公英本身有像降落伞一样的小花,再加上风一吹,有这两个条件,它就能传播种子了,蒲公英妈妈真有办法。
6、指导朗读:
书里把蒲公英比作了妈妈,把种子比作了娃娃,多亲切呀!该怎么读呢?先听老师读,你们听听哪里读得轻一点,哪里读得慢一点。
为什么这里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这样才是有感情地读书)。
⑴自由读。
⑵指名读、评议。
⑶齐读,边读边想象自己就是蒲公英的娃娃。
7、试、背:
⑴看板书老师领背。
⑵会背的站起来,不会背的看书。
8、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学这节的时候,先读一读,画出不懂的地方,弄懂后再看着句式说说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最后有感情地读书,并试背。我们用这个方法学第三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天
- 福娃唱歌迎奥运
- 一年四季
- 我的弟弟
- “冷面”大王
- 暑假计划
- “五一”劳动节
- 怎样画好一个圆
- 梦中的我
- 跳绳比赛
- 猫和老鼠
- 游生态园
- 放飞成长的烦恼
- 我爱故乡的芒果
- 海南岛天涯海角之旅
- 谈色彩造型的语意和实践
- 广告中双关语的语用功能和运用技巧
- 浅析中英语言禁忌
- 浅谈城市营销助杭州城市国际化研究
- 司法适用过程应当具体化(1)论文
- 浅谈企业市场营销过程中的项目化管理探析
- 汽车营销毕业论文
- 第三道路世纪梦—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回顾
- 行为艺术的引入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
- 谈关于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
- 重评张爱玲及其他
-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分类、构成方式及社会功能
- 论防范和减少合作建房合同纠纷的措施及对策(1)论文
- 浅谈《三字经》——读柳城先生新作有感
- 图案造型的审美特性释解
- 《赵州桥》教学设计之四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充气雨衣》教案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赵州桥》练习设计之一
- 《葡萄沟》教案设计
- 《珍珠泉》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案
- 《雷雨》教案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 《金色的鱼钩》
- 《赵州桥》教学设计之二
- 《大瀑布的葬礼》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